欢歌载舞共绘“同心圆”羌风羌韵呈文化盛宴——阿坝州举行第七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4羌年庆祝活动

欢歌载舞共绘“同心圆”羌风羌韵呈文化盛宴——阿坝州举行第七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4羌年庆祝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阿坝日报 记者:陶俐蓉 责编:卓玛

农历十月初一,岷江河畔秋意正浓;欢声不绝于耳,羌家儿女喜庆新年。11月1日,第七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4羌年庆祝活动在茂县举行。

本次活动共设“锦绣羌山 幸福羌年”主题庆祝活动及保护区成果展、“入梦古羌”沉浸式夜游、非遗巡游、团年坝坝宴、惠民展演、《羌SHOW》歌舞剧目展演、民俗体验等子活动。由位于国家级羌族生态文化保护区的我省阿坝州汶川县、茂县、理县、松潘县、黑水县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携手呈现。

民族文化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释比古老而神秘的唱词,厚重悠远;羊皮鼓细密且干脆的鼓点,铿锵有力;羌笛、口弦、多声部……丰富的音色、多样的形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绚烂璀璨的非遗项目,主题庆祝活动以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为序,通过“感恩还愿祈平安”“羌风羌韵庆丰收”“同心协力铸辉煌”三个篇章,让众人在羌历新年第一天,与羌族文化盛宴撞个满怀。

在活动现场,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服饰秀美轮美奂,不仅让游客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当地群众也互相讨论着两地服饰文化的同与不同。《阿拉吉吉》、花灯舞,来自黑水县与松潘县的节目展示出阿坝大地藏羌回汉多民族文化交织的多彩。羌族编织技艺、肩铃舞、卡斯达温舞、铠甲舞……随着7个县14支队伍在茂县城区开展巡游,保护区内几十项代表性非遗项目铺满大街小巷,锣鼓喧天让羌年年味更浓。

歌舞服饰各具韵味,民风民俗各有千秋。这个羌年,在云上小城茂县,生活在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各族儿女欢歌载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全方位展示着这片土地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在中国古羌城的羌文化广场内,几位小朋友围坐在非遗活态展示区的桌前,聚精会神将碎石粘成羌式碉楼,人头攒动的活动现场,被勾勒出一方静谧闲适的小小天地。

在今年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身影贯穿始终。他们站在舞台中央,放声高歌唱响《阿拉吉吉》;他们走在队列前方,唱响茂县民歌;他们敲响羊皮鼓、吹起羌笛、舞起花灯……孩童的稚嫩在文化的浸润中彰显出落落大方与自信从容之姿,让人切身感受到文化薪火代代传的魅力。

精致的藏式笔筒、精美的羌绣头枕、时尚的羌族银饰……广场内,阿坝州各县非遗产品展区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非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独具匠心,样样件件都饱含传承人的坚守与巧思,迸发着文化蕴藏的经济活力。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纳入各级非遗名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越来越多的非遗工坊建成落地,保护区内不断厚植的文化氛围,让非遗实现在传承中保护,在传承中发展,结出累累文化硕果。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 硕果累累

食在羌山,味在羌年,团年坝坝宴上,五百余人共同品鉴羌家礼仪文化、说席文化、乐礼文化、掌盘文化及饮食文化;走在羌山,幸福羌年,在传统村落茂县黑虎镇小河坝村内,三百余人亲身参与祈福、杀年猪、萨朗舞等羌年民风民俗活动。觥筹交错的“团圆饭”,心手相牵的“团圆舞”,羌家儿女用一个又一个圆,画出羌山幸福美满的“同心圆”。

积极打造中国古羌城、叠溪·松坪沟等A级旅游景区,大力培育“瓦尔俄足”“羌年”民俗节庆品牌,持续完善非遗名录、深化文旅融合等,茂县多措并举让文化繁花绽羌山,经济发展结硕果。而这,亦是保护区内每个县迈出的同频步调。

自2008年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以来,阿坝各族儿女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主动将文化保护传承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有效衔接,书写出保护区内“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恢弘篇章。

羌山流光溢彩,古羌余韵悠长。本次羌年,茂县将中国古羌城特质与本土特色羌文化相结合,依托声光电、全息投影、多维激光、裸眼3D等科技,以“文化+旅游+科技”三方融合为核心打造的全国首部羌文化生态旅游大型沉浸式夜游项目——《入梦古羌》惊艳亮相。光影映衬下,羌城如梦幻城堡,歌舞交织间,文化展现别样魅力,羌年来羌山,开启创意满满的数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