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阿坝州县域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华电四川公司、川投集团等18家国企与阿坝州进行合作签约。这是今年举行的第二场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县域集中签约活动。
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自去年启动以来,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省国资委组织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特别是创新开展“矩阵式”帮扶,推动受扶县域投资项目落地、注册企业落地、产业“链主”落地。国资国企“矩阵式”帮扶,将如何在阿坝掀起发展新篇章?
立足阿坝,托底性帮扶再深化
对于阿坝而言,这场签约活动恰逢其时——阿坝州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发展目标,阿坝经济社会发展正需注入强劲动能。
“再认识阿坝,生态是最硬的底气,旅游是最强的优势,绿电是最大的潜力,矿产是最足的后劲,农牧是最亮的特色。”签约仪式现场,阿坝州委主要领导细数发展家底,比如,阿坝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其中90%待开发。
国资国企与阿坝的合作由来已久。一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在川央企和省属企业参与阿坝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锂矿、文旅产业等省市重点项目26个,投资总额约1220亿元,企地合作取得良好成果。
进入托底性帮扶时间,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中,阿坝有6个。国资国企在托底性帮扶工作中担重任、挑大梁,企地合作又迎来新形势、新机遇。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其中,位于欠发达县域的项目达10个,数量过半、签约金额占大头。红原县安曲“光伏+清洁供暖”项目、黑水县“药蜜谷”中草药研发基地项目等,以产业为抓手、项目为支撑,持续增强欠发达县域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助力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
省国投公司具有高原农牧业全产业链运营优势,下属白河牧场公司扎根若尔盖县唐克镇,2017年起又先后在若尔盖、红原、金川新增布局4家实体企业。今年,公司在若尔盖县产业帮扶投入超1100万元,此次又与阿坝州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和项目实施协议。
“合作更上一层楼。”省国投公司总经理王勇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资金、科技和人才,外切圆是产业。“高原生态产业引入的前半篇文章已写就,后半篇文章则要运用这几个角协同发力解决产业接续发展的问题。”王勇表示,公司未来将在阿坝州实施草畜融合发展等相关产业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民”联农带牧新模式促进农牧民增收,并建立高原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体系。
此次签约的卧龙交旅发展中心项目,是蜀道集团与阿坝州依托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实现轨道交通与沿线产业融合发展的服务配套产品。项目将打造在地生态自然文化体验的度假型酒店,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
统筹联动,国企“矩阵式”出击
“参加签约活动的国有企业,不仅有担负托底性帮扶任务的企业,还有看好阿坝发展的其他企业。”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指出。
此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国资委建立“1+1帮1”机制,即1个在川央企、1个地方国有企业与1个欠发达县域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但有时,企业“所能”并不能精准匹配县域“所需”。今年以来,“矩阵式”帮扶在欠发达县域展开,充分发挥统筹效益、联动效益、整体效益,推动欠发达县域如期摆脱欠发达地位。
“省能投集团并不是对口帮扶金川的企业,公司在金川进行锂矿资源开发,按照‘多帮一’方式,在乡村振兴方面给予很多支持。”金川县委书记郭素梅举例。
“矩阵式”帮扶又上新。华电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德透露,公司计划在阿坝州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力度,建设红原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带动装备制造、锂矿业、氢能等产业链发展,帮助群众就业增收。
项目还要加快落地。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省国资委将加速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对已签约项目加强跟踪督导,促进如期竣工投用。同时,将推动企业通过设立独资公司、合资公司等方式,在县域注册公司,实现产值在县域、税收在县域、就业在县域,增强县域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将坚持‘地方所需,企业所能’,注册产业公司,利用优势农产品、清洁能源等开发新的经济项目,带动县域产业发展。”蜀道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推进阿坝县“光热+光伏+高原清洁供暖”一体化储能调峰实证示范项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重大项目,并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定向培养阿坝县专业技术人才。
欠发达县域也要再加力。郭素梅表示,金川县将做好嘎斯都光伏、花果山民宿等帮扶项目属地要素保障,推动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模式,推动帮扶合作向更广领域拓展,切实巩固拓展好托底性帮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