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互撕”夺生源 沦落的不只是脸面

名校“互撕”夺生源 沦落的不只是脸面

发布时间:2015-07-02


         最近,“高考热点”此起彼伏。

  从月初的考试,到下旬各省份陆续公布成绩,作弊、考题、分数、状元、填报志愿等等都成了月度关键词。

  而就在六月收尾的这几天,两所著名高校北大、清华为争夺生源竟掀起“互撕大战”。

  看媒体报道,先是为争夺重庆的文科状元,北大直接派专车前去迎接,以表诚意。仅一两天后的6月28日,清华、北大在四川的招生组又在官微上直接掀起骂战,互相指责对方为争夺生源,不惜运用各种不正当方式,一时间,舆论哗然。两所全国一等一高校的“互撕”,可以说赚足了公众眼球。

  然而与其说这场“互撕大战”赚足了公众眼球,或许更准确的不如说是让公众大跌眼镜。虽然每年各个高校都会进行招生工作,也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更多优质考生资源,但像今年这样公开白热化,的确令人意外。尤其,当事双方是清华与北大,让人们在“看热闹”之外,多了许多更深的感慨。

  毕竟,这两所高校在人们心中是有特殊意义的,很多人对他们,也都是心存敬仰和爱慕情结的。而这次的“互撕”,让原本高大、圣洁的学府形象多少有些受损。

  除了形象受损外,这次的掐架行为,也让人们开始质疑高校目前的心态和教育本身的诸多问题。正如很多网友的评论,“清华北大这样抢考生,还有没有气节?”、“表面是抢生源,背后是在争名夺利?”、“现在报考大学的招生组怎么向做买卖一样,这样能教育好学生吗?”、“堂堂名校竞然争抢学生,考高分者是人才,稍低一点的就没有人才了?是争人才还是争名夺利啊?”......

  寥寥数语,无不戳中要害。

  原本应厚德载物、培育精英的学府,如今在各种现实名利的裹挟下,模糊了初衷,迷失了自我,甚至有走火入魔之势。高校,尤其名校,应该是用自己优质的师资、专业、环境、氛围等软硬件优势来吸引学子主动前来报考,而不应是生拉硬扯的劝别人来上自己的学校。这不仅违背了学生自由择校的原则,各种不正当、过度的条件允诺也扰乱了公平的教育秩序。此外,名校的生源抢夺行为,还让人多了一层教育“沦落”之感。

  现在,人们经常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用这句话来规劝正处于招生大战中的高校群体们,也很合适。其实为自己的学校做正常的宣传,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生源,这无可厚非,也于情理之中。但什么是正常途径,什么是合理方式,相信高校自己也心中有数。就像一个网友的评论所言:“以教学质量,品质,吸引人才。让状元们自己走进去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现在,北大、清华的官微互掐事件已经以双方删除相关微博告一段落,但各地的招生工作还没有结束,希望这次“互撕”行为,能给高校以警世,也给教育以启示。

  但愿,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