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藏文化的一株奇葩

唐卡:藏文化的一株奇葩

发布时间:2015-10-09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人民从此获得了新生,西藏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西藏唐卡艺术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唐卡绘制艺术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艺术手法开始多样化,表现题材也得到不断拓展,唐卡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如今,西藏唐卡画以很强的民族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唐卡绘制与时俱进

    民主改革前的几百年来,西藏传统唐卡画的题材基本上是以宗教题材为主,唐卡除作为信徒弘法传道、装点佛堂之用外,几乎无人从纯粹艺术欣赏与愉悦和美化居室的角度去考虑绘制唐卡。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专家阿旺晋美说,西藏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画家怀着对传统唐卡表现内容与手法特有的感情和兴趣,继续传承着各类传统画派风格。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立足本地,展望世界,吸收国内外各种信息,大胆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不断赋予唐卡类传统艺术新的理念和价值,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与功能。具体来讲,在唐卡作品的题材上,他们从一味地表现宗教题材转向了表现现实生活、重大历史题材、民俗民风、风光景物,充分表现画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名副其实地成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
    在唐卡绘画技法上,吸收东方绘画精华的同时,还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表现手法。在格局上形成了正统画派画家群、学院风格派画家群、传统美术画家群、多样风格画家群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在表现形式上,几乎囊括写实、表现、抽象、行为、象征、符号等所有种类。可以说,如今,唐卡艺术在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真正成为祖国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创作与理论同步发展
    在西藏历代贤人所著的专著中不乏工艺学方面的论述,可是他们论述的目的不在于艺术,而主要是为了宣扬宗教理论、教规教法等。美术创作者与研究者互不相干,谁都不受谁的影响。论述美术理论不是为了美术本身,造成关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理论除在各种佛教经书中段章性地出现外,很少看到系统的美术理论专著,而西藏美术史类专著更是完全空白。

 

资料图片:24岁的次吉来自四川甘孜,他是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唐卡班的学生学习满五年后才可毕业。次吉说,虽然学校才办了四年,不过唐卡班已有学生毕业并离开了学校,那都是唐卡画得“非常非常好”的学生。次吉的妹妹梅朵措如今也在这所福利学校,2007年时老师张力给了次吉一笔钱,让他接母亲来拉萨朝过一次佛。说起老师张力,次吉反复着一句话:“非常非常了不起”。 所以次吉准备毕业后留在学校帮老师。 (图片来源:《西藏商报》)
    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以后,西藏的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丰硕的成就,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西藏的画家和艺术家不仅把研究的目光放在本民族艺术,更放眼世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艺术养分,采取多视角、比较学、兼容并蓄的先进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初步解决了西藏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走上了按美术事业自身规律正常发展的道路。“如今,在美术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西藏本地研究队伍及机构;西藏周边的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藏地和内地的研究队伍及机构;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士及相关机构,为新的藏族传统美术理论的产生拓展了广阔的领域。藏族传统美术的春天已经来到,藏族美术实践与理论事业同步繁荣昌盛的状态已经形成。”阿旺晋美说。
    走上专业化道路
    “西藏和平解放前的几百年间,以传统唐卡绘画为主的美术人才培养完全处于家教式的,父传子、子传孙和师傅带徒弟式小范围和封闭性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使学员中形成了工匠化地复制、临摹的学习风气,学员的艺术视野与思想受到严重制约,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单一的、封闭的、保守的、僵化的教育形态与培养模式的状态。”阿旺晋美说。
    现如今,唐卡艺术的传承教育与培养人才的模式,已从过去的仅仅局限于寺院教育与少部分私塾教育的状态,转变为建立多层面的、正规化、系统化、规范化,直至与国际国内相接轨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专门研究与创作机构、各艺术家协会和团体组织日趋完善,为新的美术理论的产生拓展了广阔的领域,研究专著层出不穷。
    近年来,相继出版了丹巴绕旦著阿旺晋美翻译的《西藏绘画》、益西西绕著《藏族传统绘画理论与技法》、康·格桑益西著的《藏族美术史》、丹巴绕旦与阿旺晋美合著《西藏美术史略》、格桑次旦著《藏传实用美术》、阿旺晋美著《西藏宗教绘画》等上百种传统美术专著及画册,唐卡艺术事业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