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面具的制作工艺

萨迦面具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2015-10-28


萨迦法舞与萨迦面具

  萨迦是历史上萨迦王朝的发源地,萨迦寺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萨迦派的祖寺,现存各类文物近10万件,有“第二敦煌”之称。萨迦面具特指在萨迦寺宗教仪式中跳神表演所戴的面具和藏戏面具,它自成体系,是在西藏萨迦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在我国藏地,藏传佛教寺庙神舞和藏戏、民间舞蹈、民间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在藏语中称之为“芭”。它不仅是藏族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藏族造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迦面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萨迦县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上戴萨迦本地制作的各种面具相当多,其中最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宗教活动,就是萨迦寺每年举办的夏季法会和冬季法会。
  每年的藏历七月称为夏季大法会,当地居民也把这一时期称之为“普珠”节,“普珠”意为观修供养。“普珠”节期间,喇嘛跳古老的金刚橛神舞“多吉普巴”。这种舞蹈气势很盛,开场仪式便有100余名戴各种动物野兽类面具的演员旋转和跃跳。
  藏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为冬季大法会,称为“堆钦”。主要内容仍然是神舞表演,僧人和俗人以萨迦寺巴贡霞护法神的面具为主,戴着萨迦本地制作的各种护法神、萨迦各种女活鬼面具、幻化神野牦牛面具、哈相面具、阿扎热等贴布脱胎面具进行神舞表演以纪念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萨迦教派700年前统治整个西藏的光荣,据说旧时西藏萨迦派的“堆钦”是整个藏地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尼泊尔、印度、缅甸等的商业、文化、宗教界的人们商贸洽谈与文化交流的盛会。由此可见西藏萨迦面具制作的起源早,历史悠久。
  在藏语中,萨迦面具是有专称的,叫“热盾木芭”,即“胶布面具”。因为这种面具在制作过程中需使用泥质胎模,然后在泥质胎模上用加胶糨糊层层贴布成型,脱胎后,经彩绘而成。这个名称既符合传统称呼,又体现了其在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工艺特点和使用的主要材料。
萨迦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技艺
  萨迦县萨迦镇夏尔巴村已有77岁高龄的拉木锁桑珠老人(萨迦面具制作传承人)和他的(传继人)46岁的儿子扎西双双荣获日喀则地区农牧民手工业“十大能工巧匠”荣誉称号,扎西对西藏萨迦贴布脱胎面具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特点、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使笔者粗略地了解了西藏萨迦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技艺与流程。

  萨迦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材料。萨迦制作贴布脱胎面具主要材料为黏土、布料、牦牛粪、树叶末,牛羊毛、漆、牛皮、木材等。黏土用以塑制胎模;布料、胶用以塑制面具白坯;牦牛粪用以节约黏土并脱胎方便简易;颜料、漆用以白坯着色、上光罩面;牛皮和木材则用以作附件。萨迦当代贴布面具的制作材料较之历史上的传统用材在材质上有了一定的变化,诸如颜料、胶、漆、布等。在历史上,所用颜料大都使用天然矿物和植物颜料,这种颜料多数产于萨迦本土,也有部分从印度、尼泊尔等地进口;天然矿物颜料最大的特点是色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发生其他化学反应,不褪色。现如今,西藏萨迦面具制作依然使用天然矿物和植物颜料。在历史上,西藏萨迦面具使用的胶是用本地生长的牦牛和黄牛皮用土法熬制的,而现在却多数使用内地工厂生产的成品牛胶或骨胶,两者相比较,内地工厂的成品牛胶或骨胶性能优于藏地土法熬制的牛胶。在历史上,制作面具白坯所使用的布料大多来自于内地的土布,而当今使用的亦是工厂生产的细布(纱布),二者之间在性能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土布较厚实,粘贴出来的面具如果层数与细布相同,则显得厚实、稍沉;而细布(纱布)粘贴的面具则较薄而轻。在用漆方面,当代用材与历史上传统用材则有显著差别,当代面具制作中所用罩面光漆多为现代化学清漆。现代贴布面具所使用的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聚氨酯类罩面清漆。其他牛皮、木材和黏土等材料的使用则依然如故。

    萨迦贴布脱胎面具制作使用的工具。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所用的工具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取土、调土工具;第二类为胎模和贴布白坯成形的工具;第三类为绘制着色工具;第四类为安装附件所需的钻、皮针、刀及其他木工工具。取土工具主要为锄头、锹、背篓等。调制黏土的工具主要为木槌、筛、水瓢、水桶等。制作胎模和贴布白坯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艺人用硬杂木削制的大则藏语名叫“热罗”,中则叫“帕点”,带弯则叫“阔点”,最小则叫“尖点”(刻刀之意)的工具,这种工具的形状比较特殊,两端呈斜椭圆形平面,两平面互相平行,一端斜向外,另一端斜向内。一端平面为光面,另一端为齿面但也有光面。两端斜平面以下更渐收细,至中部又逐渐回粗,中部呈瓶鼓状。之所以颈细,中腰粗,主要可用铁质的小锤轻拍胎模敲碎后大部分自然脱落,便于艺人把握并两端使用自如,一般每个艺人都备有长短、粗细不等的一套,多则十余支,少则四五支,以方便不同部位的细部修改和压实、抹光等。此外便是用以裁剪布料所需的剪刀。萨迦面具着色彩绘的画笔都是艺人自己制作的,藏语称“笔尔”,其笔管很细,笔毛也很尖细,制作方法与内地的毛笔,工笔画用笔基本一致。笔管是用竹子作原料,有时用细木棒来代替,笔毛多数用松鼠的毫来制作。据老艺人讲,最好的笔毛是用青藏高原一种特有的“岩鼠”的毫制作的。贴布面具着色彩绘所用的笔与藏传绘画中(含绘制唐卡、壁画)使用的笔是一致的。在萨迦也有一些艺人不再自制“笔尔’,而是购买内地生产的绘画用笔,其效果与自制“笔尔”同样如意。盛装颜料的杯碟,依然使用盛产于当地的陶杯,有的地方已使用内地生产的搪瓷或细瓷杯碟。安装附件时,有的面具需在头部顶端安装木管或铜管,安装木制件或是其他附件,所以有的部位须钻孔,有的部位须用皮针引线将附件缝牢,有的部位须开口,故常须使用钻、皮针、刀等工具。若所安装的附件属木制件,那么木制件的制作还须使用木工工具,如锯、刨、斧、凿等。
  西藏萨迦贴布脱胎面具制作的工艺流程与技法。萨迦面具制作有很多道工序,其工艺流程为:选料、采料、下料、开坯、放线、粗开脸、粗雕刻、粗打磨、细打磨、刮灰、上白底色、底色打磨、上底颜色、文开脸、描脸谱、熬桐油或生漆、上底油、上面油、上亮油,晾干后,栽胡子或眉毛开光点相,每个程序中还有许多不同的细节操作过程和技艺方法。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先后多次目睹了老艺人的实际操作,基本了解到了这种面具制作的三次成形工艺流程。
  1、制作胎模是整个面具造型的关键,胎模成形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面具成形的水平和艺术效果,大致分三道工序。
  备泥。面具的胎模均用黏土作为原材料,所需黏土不但要求细腻,而且要有很强的黏结性能。在制作面具时,都有固定的取土地方。有的就近取材,有的则要到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的取土场去取土。取回的土,需用细筛筛过,然后发水,水分适宜后,加入适量的动物毛、麻筋或棉花等纤维,用木槌槌击,一方面使纤维与黏土充分均匀,另一方面让黏土的柔性更佳。
  成形泥胎模并非实心,而是半空心,其面部凸出或凹陷部分,均为实心,而面部以外的后脑部分为空心。空心部分需用由一块用布包裹着的树叶末,或是牛羊毛、牦牛粪刨花团作衬垫。衬垫支好后,在其周围边布头道黏土边捏合。头道黏土捏合好后,然后分中,中分好后,开始逐渐在面部凸出处添加黏土,并渐塑出雏形。雏形形成后,便用自制的工具藏语中“热罗”、“帕点”、“阔点”、“尖点”用以抹光和划刻轮廓线条,在贴布脱胎面具的制作过程中,胎模制作工序是面具造型形象和比例尺寸规范的关键环节,它与其他绘画与雕塑一样,凡属宗教性质的面具均须严格遵守佛教造像度量规范,否则被视为过失和罪过。根据造型需要,反复抹光面部和作细部修改。
  阴干、胎模成形后,为防止出现裂纹和变形,须放置于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收水。若发现有细小裂痕,则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出现大的裂缝和变形,则作报废处理
  2、二次成形为贴布白坯,此次造型一般分四道工序。
  贴布。贴布之前作好三件事,一是将布料裁剪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四方形和三角形的小布块;二是熬制好粘贴布块用的黏结剂(牛胶或骨胶);三是在泥胎模上敷贴一层用清水浸湿的纸垫层。该纸垫层是为了起到胎模与贴布之间隔离层的作用,以便脱模时贴布与胎模脱落彻底,不至发生因粘连引起的意外损坏。
  贴布时,先在贴布上满涂黏结剂(加胶糨糊),然后往胎模上粘贴。因为面部总体幅面窄,且有五官凸出与凹陷,所以一般在额际和面颊平整处贴以稍大块的方形贴布,其余部分均用三角形小块贴布。贴布时须注意四点:一是要注意贴布与贴布之间的搭接;二是注意平顺,不能出现褶皱;三是上层贴布与下层贴布之间须贴实压牢,不能出现气泡;四是在眼线、鼻梁、唇部、耳际等部位,要将各部位线条贴现出来,细微之处一点都不能马虎。一具面具的贴布层数一般都在五层以上,多者达到七层至八层。贴布完成后,同样先须放置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待大体干定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红色是佛教用以表“三德能”(权威、善静、愤怒)的主要色泽;女性则表示爱慕、热情、空乐。
 脱模。当贴布面具白坯阴干至一定程度后,开始进行脱模。脱模工序比较简单,可用铁质的小锤轻拍胎模,胎模敲碎后大部分自然脱落,至于眼、鼻、耳、口等五官部位结合较紧处可用尖状、扁状的铁质或木质(阔锤)工具进行脱模。泥胎模本身干后具有易碎性,所以脱模工序的难度不大。
  晾晒。脱模后的面具白坯,还需作进一步的晾晒。一般情况下,只要天气晴朗,便可放在阳光下强晒,但在阳光下强晒过程中容易出现小裂缝现象,时间允许情况下最好是晾晒。
  干定后的面具白坯十分硬朗,表面有一些毛边,需要进行修整打磨,须用刀削或用剪刀剪掉,细微处则用沙纸打磨。
  3、三次成形是贴布脱胎面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流程,即是按照绘画造像规范进行着彩绘色和安装附件。
  安装附件是面具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角色的面具均有不同的附件,而且比较复杂,种类繁多,不过归纳起来亦不过如下几类:一是毛发类,例如佛、菩萨、神以及各种人物、妖魔鬼怪的头发、胡须,动物的鬃毛等;二是装饰品类,诸如发箍、耳环;三是特定装饰附件,即指角色标志性的特殊饰件,这种特殊饰件有的须同制作面具一样先制作胎模,然后脱模、彩绘;有的则为木饰件,木饰件制作完毕后,即安装于固定位置,制作完毕后作为附件安装于面具上。
  着色彩绘在历史上,面具着色彩绘与绘制“唐卡”、壁画所使用的颜料是相同的,均是柔和、纯净的高级矿物和植物颜料。
  面具开光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或大德高僧来通过持印诵咒、修供仪轨,加上给予特别的灵力来消除面具中不好的磁场,赋予面具特殊的灵力,使面具成为可以调整风水的物品或护佑自己的幸运物。宗教面具把佛的法身请来一个使之附着到佛像上去,然后,就可以把佛像作为佛在人间的一个法身来供奉。信徒有了这颗敬仰的心,修炼的时候,佛像上的法力就为他护法,起到保佑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面具开光了。

萨迦面具制作的基本规范

  面具艺术从本质上来说,与绘画和雕塑是同源的,但面具又有宗教意蕴,因此,萨迦面具有关佛、菩萨、神的绘画和雕塑不能有逾越“雷池”之举。其他非宗教面具则有较大的创作自由空间。
  面具属藏传佛画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其色彩都具有宗教象征,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施以符合教义内容的色彩,这是必须遵循的传统规范。佛经里有:眼识所取“四显色”,即青黄赤白,这是藏族绘画常用的四种基本色,而西藏萨迦面具的用色原则基本上与绘画相同。
  红色是佛教用以表“三德能”(权威、善静、愤怒)的主要色泽;女性则表示爱慕、热情、空乐。
  黄色则象征慈悲光明、智慧博大、兴旺和盛、功德圆满。
  蓝色(青色)主表威权、勇武、震慑,如护法神像、佛像背光及身后衬景。
  绿色主大悲、表甘露清风、普度众生、功业彪柄、无痛善行。
  黑色(棕色)主表现恶业、妖邪黑暗,有时也表现归顺佛法的那些原为恶神的勇武护法神。
  白色主善业,表现纯真无暇、洁白无疵、慈航博爱、圣洁温和等。
  根据藏传绘画与雕塑有关经典所定,各种宗教性质造像的造型形象轮廓归纳起来,西藏萨迦面具造型形象也大致有4种脸形,即:蛋卵形、芝麻形、方形和球形。其相貌大致又可分为九态,即:优美相、英武相、不净相、笑相、凶猛相、可怖相、慈悲相、傲慢相和寂静相。面部五官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尺寸均按佛教造像度量有关规范中所载的“麦、足、指、拃、肘、寻”6种度量,一旦掌握了基本度量单位,艺人即可以在任何大小的画布上以自己的手为工具进行绘画度量比较,既方便又适用。
萨迦面具的种类
  西藏萨迦面具从类型上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类,宗教面具占主要比例。从形式上有三种,即“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歌舞面具”等三种形式涵盖了西藏萨迦面具艺术全部风貌。
  在西藏萨迦羌姆面具中,常以本尊、护法神、伴属神为主要形象,这是羌姆面具的重要标志。
  本尊:泛指佛的变化身(简称化身),常以善相、怒相、或善恶像相兼的形象出现。
  护法神:是指由佛祖所降服、并立誓归顺佛法、护卫佛法的护法神,亦称护法金刚,其舞亦称金刚舞。
  伴属神(动物面具):护法神的随从者,在金刚法舞中占数量最多,体现出各教派寺院面具的不同风格。
  藏戏面具从文化学形态上看,藏戏源于羌姆。历史上格鲁、宁玛、噶举、萨迦等教派为吸引更多的人接受本派的佛法教化,将一些流传在民间或佛经中的故事内容、民间歌舞、说唱文学融合而形成今天具有浓郁而独异的民族地方特色的藏族戏曲。随着藏戏的日臻完善,藏戏“面具”成为藏戏舞台美术重要形制之一。
  民间歌舞面具类型分三种:即“神袛类”、“英雄类”、“世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