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一、概述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可伴有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二、甘露藏药对该病的治疗
甘露藏药根据藏医及中医理论,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滋阴养血,宁心安神养心益脾,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等控制病情发展和症状,改善心功能,治疗并发症。二十五味驴血丸、八味防风丸、安神丸、五味清热散丸。
三、风湿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进行体力劳动,但又不能消极静养。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不增加症状为度。2.每顿饭都不可以吃得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宜少食多餐。食物宜细软,易于消化,清淡;不要食入过多的盐类,有心衰水肿时更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3.要避免着凉、感冒,积极治疗扁桃腺炎等。
心率失常
一、概述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的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心率失常中医名“心动悸”,是有诸种原因使心脏气机紊乱,心动异常,临床以心悸、胸闷、气短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严重着可发生晕厥。其脉象变化是主要表现之一。
心动悸病位在心,但其发病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心悸由七情所致,如惊恐、恼怒、肝气郁滞等使心神不宁而发心悸;脾气虚弱、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动悸;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乱心神。劳心太过,久病体虚,房劳过度,致肾阴亏虚,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不能温煦心阳,均可发为心动悸;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凌心侮肺,而发为心动悸;脾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而心动悸。
本病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虚多实少。
二、基本知识
1.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收缩和舒张,形成有节律,有规律的跳动,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60—90次/分,平均75次/分。
2.当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时,称为心率失常。心率失常是常见、多发病。
3.心率失常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窦性心率不齐、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颤、传导阻滞等。
4.心率失常有是心慌、心悸、头昏、胸闷、胸痛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诊治。
5.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率失常必不可少、迅速的方法,常用的是普通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6.各类心率失常严重程度不一,轻度的如窦性心率不齐不需要治疗,致命性心率失常如心室颤动需要立即抢救。一定要明确诊断,听从医生的医嘱。
7.严重心率失常一般继发于其他疾病,主要以冠心病、心肌梗塞、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及电解质紊乱为多件。在治疗心率失常的同时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
8.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副作用多,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心脏电复律、人工起搏器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由医生掌握是否使用。
三、日常保健:
1.饮食要清淡而富于营养,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2.少食多餐,每餐不要过饱,餐后不要立即就寝。
3.戒烟限酒,少吃辛辣等刺激食物;少和浓茶,咖啡。
4.作息规律,保重充足睡眠。保持大便通畅。
5.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多参加集体活动。
6.坚持锻炼身体,多作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7.40岁以上定期体检,每年1—2次。
四、甘露藏药对该病的治疗
藏医认为,“心隆”即心脏“隆”的活动失调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烦躁等,其包括心率失常。甘露藏药依据藏医理论,在治疗心率失常时,重在治疗“隆”病,同时从七情、肝、脾、肾等方面全身整体进行调理,通过理气、安身镇静、温补脾肾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
心动过速:八味防风丸、十五味沉香丸
心动过缓:八味沉香丸、安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