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微信朋友圈似乎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的生活渗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猴年春节,从疯狂“抢红包”到微信送祝福,相信有不少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朋友圈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但也要看到,朋友圈里“不够朋友”的东西在增加,占用我们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此,深陷其中或趋之若鹜者有之,寻求清静,加入又退出者也不在少数。朋友圈究竟是个什么“圈”,我们又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本期专论,从社会心理和行为学角度对朋友圈话题进行专题探讨。
本期嘉宾:
王俊秀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
方蔚林
南京大学教授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朋友圈为什么流行
主持人:微信朋友圈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网络社交软件,它是一个由熟人关系链接构建而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用户在朋友圈中分享和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点滴,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今天,朋友圈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王俊秀: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我们由熟人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大,彼此的交流受到一定阻碍,人的孤独感增强,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也会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来自 “熟人”的慰藉,“朋友圈”正扮演着熟人的角色。
方蔚林:微信朋友圈之所以流行,我认为它至少满足了人们的两个需求: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展示。现代人都是孤独的,我们乐于窥探别人的生活;我们同样乐于把自己的生活展现给别人,我们渴望别人的瞩目和拥抱。而朋友圈,让这一切变得简单了起来。人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对于人际交往的诉求。短信、QQ、微信……这些廉价、便捷的功能,给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渴望狠狠地“倒了一杯兴奋剂”,让人们倍感满足。一方面是追求人际间交往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对人际支持丧失的恐惧,担心如果没有频繁地联系,关系就会逐渐淡漠,而实际结果往往是过犹不及,把自己和其他人都紧紧地“圈”在了手机上。
朋友圈本身并无是非
主持人:在感受到朋友圈对生活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人们对其带来的困扰也深有感触。有人抱怨朋友圈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比如一些人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刷一遍朋友圈,甚至非得看到前一晚睡前看到过的朋友圈内容才能停止。一遍朋友圈之后,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但是在这个信息过度泛滥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有90%以上与自己无关紧要或者没有帮助,过度地去刷朋友圈而不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浮躁。那么又该如何看待朋友圈?
方蔚林: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在朋友圈,而在自己。朋友圈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并无是非。有人选择离开朋友圈,并非朋友圈是洪水猛兽,而在于自己在如何经营朋友圈上出了问题。就像一把刀,刀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不过有人可以用来行善,但是也有人会用来做恶。善恶是非与工具并无任何关系,关键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他。有的人会抱怨经营朋友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是朋友圈自身的原因。朋友圈都是你自己加的人,所谓你的圈子,你的层次或者经历决定了你在你的圈子里会看到什么。有的人抱怨朋友圈转发的都是一些暴戾的信息和朋友吃喝玩乐的消息,有些人不停地刷朋友圈刷微博以至于浪费大把的时间,这是他自身的认知和格局造成的。那些不停刷朋友圈刷微博的人实际上是在刷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可能是让朋友知道自己在关注他们,也可能是希望获得更多信息后成为生活的一种谈资。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靠点赞维持的,就像存在感,也不是靠刷屏累积的。只是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太过稀薄,才想攥一把叫好声在手里。
王俊秀:人们会把别人当作镜子。“朋友圈”也具有镜子的功能,在这里能看到别人的生活、思想,通过了解、对比来矫正自己。而且“朋友圈”将虚拟社交圈和现实社交圈相融合,能给人私密的安全感,人们还享有选择开放或者封闭的自由。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社会角色不断变化,有些人就是愿意通过“晒”“怨”来表达内心、与人沟通,这种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内心焦虑的表现。“朋友圈”这样的人多了,也会给“圈”里其他人造成干扰。
重要的是朋友结构的改变
主持人:近日,牛津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罗宾·邓巴以及相关研究者发布了一份关于Facebook的研究报告。他们通过调查3375名英国Facebook用户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论人们的Facebook朋友圈中有多少人,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与自己互动的只有4个朋友左右。所以,尽管社交媒体能够扩大人们在虚拟网络中的交友圈,但是这对于交到更多真心朋友似乎并没起什么作用。对此怎么看?
方蔚林:这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分析,但也会忽略次要的因素。有时,这些次要的因素不应被忽略甚至更重要。不能简单地根据数字,而要关心结构。在没有网络上的微信朋友圈之前,一个人的社交关系主要基于物理空间。比如,一个人如果他没有微信朋友圈,虽然他可能只有四五个朋友,但这几个朋友只能以他的物理时空为限。但是,有了数字社交媒体,虽然可能仍然存在真实互动的朋友只有四五个,但可能会超越物理空间,可能他在异地老家的爸妈、远在异国他乡的小学同学,以及在网上偶尔认识的网友,都会成为微信朋友圈中日常互动的那几个人。不只是数字,重要的是朋友结构的改变。
主持人:除此之外,微信朋友圈的价值还体现在哪里?
方蔚林:我们考察微信朋友圈的价值,一般是基于广义的媒介交互的功能而言。仅仅从传递资讯的角度看,这方面朋友圈很难担负起大家所期望的那样的价值。“朋友圈”内的资讯往往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甚至情绪化的特征,各种信息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段,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还是要靠阅读书籍靠学习来获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些社交工具大多最先是由西方人发明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社交工具作为获取系统知识的工具。我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访问教授期间,留意到德国人读书非常多,他们很注意阅读纸质书,他们有着很好的读书传统。这与西方阅读圣经的传统带来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有关系。
但是看待朋友圈的价值不应止于此,还应该前进一步。朋友圈是对朋友关系的一次重新定义,更是对社会生活的一次有意义的改变,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朋友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交互的媒介,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一般人把媒介看作是工具或传播通道,往往关注媒介传递的内容是什么,并从媒介传递的内容出发来分析个人与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而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带给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并不在于媒介传递的内容本身,“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无论铁路是在热带还是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运转,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铁路媒介所运输的货物或内容是毫无关系的”。
这个论断在朋友圈有着生动的阐释。朋友圈首先是一种资讯传播圈,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与透明度,降低一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其次,朋友圈以信息传播的方式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朋友圈实际上是一个熟人的圈子,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熟人间的感情交流,熟人的信任关系是人际间有效率沟通甚至是互惠互利商务活动的优良土壤。这方面的价值,如果能够得以合理利用,甚至会超过淘宝店的效果,前提是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和善待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