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拉姆剧木最初是由大圣唐东杰布 (又名得圣铁桥修建者尊珠桑波)创始的。他于藏历第六饶迥木牛年 (公元1385年)出生于后藏地区昂仁县沃迦拉孜,其父曰多吉坚赞,母曰印度拉姆,其幼名为楚布贝丹。因自幼聪慧,故父母把他送往祥定寺拜曲降贝哇为师识字学书,经过不懈努力,广学各种文化而成为智者。之后在多朵嘉拉寺,师从佛学家噶俄巴·班觉喜饶受近圆戒,取名为尊珠桑波。后从岗窝勒尔地方的达玛等大师受学水之苦行教诲,修炼火、气功的秘法,深得要令,成为博学者。但唐东杰布一时因自持精通而不思进取、不求名望,近似避世者而居,故又称 “疯人尊珠”。
此后他在无固定的隐居之地和原野修行时,有空行赋诗曰:“在辽阔的空性界,钻研空行之瑜伽师,犹如无畏王,此乃名为唐东杰布。”从此人们誉称他为“唐东杰布”。有一天,他赴拉萨途中歇息在拉萨河边时,有位持弓箭者经过此地,借其弓箭射出一箭,箭恰好落在拉萨河中。唐东杰布认为这是在大江大河上建造桥梁 以及建造木舟绕益人畜的好兆头。于是他赶往东部的工布地区,向所有信教徒详细讲述建造舟桥的意义,得到施主顿珠杰波等广大信徒的大力支持。在工布地区开了铁矿,由更嘎和桑杰等铁匠进行冶炼,之后又赴波密和珞隅等地筹备建桥。由于他的施主们把铁运往工地做公益事业的业迹不胫而走,逐步传遍卫藏各地。尼宗宗本及施主格桑等信徒很受感动,于是捐赠建桥所需的费用。相传他建的第一座桥梁是铁狗年 (公元1430年)建成的曲水桥。在修建过程中首先铸造8岁孩子手臂之粗细的铁桩和铁链,把一箭之长的两根铁桩钉在山的南北两处,将铁链的一头挂在南端,一头挂在北端。但当时由于人力不足,铁链一次又一次掉进河里,建桥工程受阻。因首批布施者和信徒无力再支持,他决定另想办法筹资建桥。于是他将施工者当中能歌善舞的七姐妹动员起来,亲自教授表演艺术、台词、音调等,并由他击鼓奏乐,到卫藏各地以演戏筹资。七姐妹美丽动人、演技高超,加之音调柔美,他们的表演使人们惊喜万分,称赞她们像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故 “表演拉姆(仙女)”一说由此而来。唐东杰布提供条件表演的故事戏剧,被命名为 “阿姐拉姆:”其中“阿姐”是卫藏地区对女人的称呼,“拉姆”是仙女之意,是对那些姑娘的美称。
唐东杰布发展了“阿姐拉姆”,出现了完整的剧目,如猎人剧的演出过程有: 1、念诵、治地、净地、吉祥;2、王子降福;3、拉姆歌舞等。猎人剧的长高腔词有赞美地域风光的,如“协仲背山之巅,神香柏树葱郁,香气飘溢四方,天堂众神倾倒。”有的比喻形象,生动鲜明地描写该地鸟语花香、引人入胜的景象,如:“盘旋在山岗的羊角鸡,叫声似悠扬的歌声”等,当时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有那时期的时代特色。
拉姆剧本中的面具有蓝色和白色两种。白色面具是从头发到胡须全部比照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头部设计的,因唐东杰布享寿125岁,其头发、胡须、眉毛全部洁白如雪,故歌者面具的头发均用白山羊皮代替,象征“长寿福气降临”,表示年长者长寿无疾,年轻者人财兴旺,增长智慧。面具以白色作底色,象征 “恬静”。 虽然唐东杰布的肤色呈紫黑色,似乎与之不符,但艺术取源于现实生活,且超脱现实,更富有魁力。因此当时的面具设计者之所以用白色,融唐东杰布的智慧、爱悯、才能于一体,象征他善于引导众生走进利乐之道的大悲心。
深蓝色面具是威猛、雄武的象征。在描述舞蹈的姿态时写到:“持英勇无畏之行,弃悲悯温和之举。”藏戏拉姆的序幕中扮演猎人时的面具即是深蓝色。之所以前期的白色面具改为后来的深蓝色面具,来源于下面的传说:工噶衮勒 (周巴疯人)到羊卓地方,对羊卓雍措湖边捕捞的渔夫们说: “你们这些羊卓的渔夫们个个又黝黑又消瘦”,因此后来扮演猎人的面具用深蓝色。对此还有别的说法。总之深蓝色面具是威猛的象征。其完整的装饰品有吉祥图画,其中脸部深蓝色圆镜象征“宝瓶”;嘴唇、眼睛、眉毛、腮颊、前颈等的珠串象征展开的“妙莲”;斜棂花格的耳饰以彩线装饰象征 “吉祥结”;在鼻绳顶端悬垂海贝象征 “右旋海螺”;前额至双耳间的珍珠髻是 “金鱼”的象征;以珠宝装饰的发髻及其眉梢上竖则象征 “右旋白色宝伞”;各种彩缎制作的背上的飘带象征 “胜幢”等。
自唐东杰布首创阿姐拉姆以来,各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拉姆戏剧,如:卫藏的“阿姐拉姆戏剧”、昌都地区的“拉姆跳神戏剧”、西藏门隅地区的“拉姆舞蹈”、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和南部的“拉姆戏剧”、德格 “拉姆戏剧”、色达县的“安多传记戏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安多“传记戏剧”和藏族“东部戏剧”、嘉戎藏族“传记戏剧”等。因所处地域不同,流行在卫藏和康区的称南传藏戏,流行在安多地区的称北传藏戏,两者在唱腔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据说热波切弟子藏戏团所传演的是由唐东杰布的徒弟继承下来的演技,石剖腹是该剧团的特色剧目,是依照唐东杰布的教诲表演的。由此可见,该剧团和扎西雪巴藏戏团、珠穆朗玛藏戏团等是继承古代传统演技的藏戏团。
一般演阿姐拉姆时腔调变化多样,但最基本的腔调有长、中、短三种高腔。优美的长高腔如:“在这吉祥幸福的日子里,喜好唱歌跳舞的我献上优美的乐曲”,表示歌手欢欢喜喜地加入载歌载舞的人群中,敬献歌舞。中高腔如:“紫黑的身躯慈善的心,虔诚地叩拜唐东大师。”中短高腔的词后来一般谱以颂文,但最基本的腔调没有多大变化。
包括阿里三部、前后藏四翼、下区多康六岗三大区域在内的整个雪域藏地内没有一处不流行 “阿姐拉姆”或 “传记”的地方。
就安多南部而言,公元1690年至1720年间在隆务寺首演 “传记”藏戏,公元1740年至1794年间在拉卜楞寺表演 “传记”之后,戏剧在各地都有很大发展,“故事”戏剧剧本、演技、形式等艺术体系开始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开始复兴,藏地各地纷纷演出阿姐拉姆,特别是西藏自治区专业藏戏团于1980年在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专业文艺比赛会上演出藏族传统藏戏《朗萨文邦》后,热贡和拉卜楞等安多各地的业余“传记”演出团先后演出了《智美更登》、《松赞干布》、《坚信》、《米拉日巴》、《罗摩衍那》、《卓瓦桑姆》、《伯玛文巴》、《朗萨文邦》、《诺桑王子》、《杰波关确邦》、《木奈赞普》、《文成公主》、 《倾月和顿珠》、《阿达拉姆》等剧目,其中隆务寺和拉卜楞寺在表演方式和高腔、乐曲等方面保持原有的风格上,做了改动,这可以说是安多地区“传记”戏剧发展的新例证。
1978年,在“故事”戏剧开始恢复的有利条件下,甘肃、四川和青海等地的大量文艺工作者被古代戏剧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积极参与戏剧新旧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对民间和寺院中的剧本、服装、道具、高腔、乐曲、演技等进行调查、搜集和整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成立后,对隆务寺中的“传记”戏剧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唱的“民歌”、“舞”、“山曲”、“道歌”等 “传记”戏剧分支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研究、学习和实践,深人学习“传记”戏剧各种风格的表演方法后,将《诺桑王子》的上集编成剧本进行演出,这是由国家和政府组织演出的第一场藏族“传记”戏剧。
1982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把《诺桑王子》的下集即《意乐仙女》编成剧本进行演出,而且到祖国内地进行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1985年该剧在香港演出。1987年该团又把《苏吉尼玛》编写成剧木,除了在青海本省演出外,1988年还参加了中国西北五省区艺术节。同年8月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邀请参加“雪顿节”,在卫藏地区进行了多场演出,这可谓是三百多年前卫藏在安多种下的戏剧之花又重新怒放在世人面前。雪顿节之际“拉姆”戏剧和“传记”戏剧同台演出,也可谓是具有五百余年历史的“拉姆”戏剧和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 “传记”戏剧犹如母子相逢在圣地拉萨,这是藏戏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1994年,应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的邀请,该团在北京演出了《赞普的使者》,使藏族“传记”戏剧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了发展。有关部门专家和领导都公认这类戏剧是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该剧多次得到国家级奖项。1993 年该团编排演出了以新时期藏民族生活为题材的现代“传记”剧《金色的黎明》。该剧本跳出了“传记”戏剧以神话和传记为题材的范围,开创了反映普通百姓生活戏剧表演的先河。
藏地各地的业余和专业演出团体表演了享誉国内外的藏族 “传记”戏剧和 “阿姐拉姆”戏剧 《朗萨文邦》、《卓瓦桑姆》、《赤松德赞》、《文成公主》、《顿月和顿珠》、《循努达美》、《松赞干布》等剧目,多次得到国家级或省 (区)级奖项。
(本文摘自: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