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藏戏

理塘藏戏

发布时间:2016-04-25

  理塘藏戏,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觉木隆”派,于1940年传入康区。
  藏历铁龙年(1940年)5月,理塘香根喇嘛洛绒丁增赤乃嘉措新临理塘寺附近的东呷坝即七世达赖噶桑嘉措降生地,为理塘藏戏团的创立、演出举行庆祝仪式。自比始,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皎节”起演出藏戏六天,成为传统节目。
  藏历铁龙年(1940年)5月,理塘寺仁增多吉、索朗、向秋在寺内组织20多名僧人排练并演出《卓瓦桑姆》、《诺桑法王》,理塘香根喇嘛洛绒登增·赤乃嘉措亲临理塘寺(长青春科尔寺)附近的东呷坝(七世达赖噶桑嘉措降生地),为理塘藏戏团的创立、演出举行庆祝仪式。自此,每年藏历五月十一“日皎节”起演出藏戏六天,成为传统。1941年理塘寺香根活佛去西藏拉萨期间,学习了觉木隆派藏戏。1946年回理塘,在达彰寺亦组织了一个藏戏团,按觉木隆派风格排演《朗萨姑娘》、《志美更登》、《卓瓦桑姆》等传统剧目。1947年理塘寺、达彰寺两个剧团合并。建国后,演出活动正常进行。1958年至“文革”期间停演。1979年,在省、州、县的支持和关怀下,该县高城公社藏戏团成立,并于“八一”赛马会期间演出。戏师冷珠阿昂把《卓瓦桑姆》改编浓缩,搬上舞台。1985年冷珠阿昂根据民间故事改编了《舍岭杰布他巴顿》。理塘藏戏在音乐和表演方面既继承了觉木隆派的长处,同时又融入本地民歌和民间舞蹈,在表演程式上也作了较大改进,成为康巴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