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民族精神

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2016-06-29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和形成的独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始终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统治的腐败,外国势力的入侵,民族精神的不振,使中华民族的存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要求和时代呼唤而诞生,肩负起了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繁荣和振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我们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点燃井冈山“星星之火”——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井冈山精神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创相伴而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岁月里,在四周一片白色恐怖的环境中,战斗极为频繁,物质极其匮乏,环境之险恶,生活之艰苦,斗争之严酷,世所罕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不管敌人气焰如何嚣张,不管革命道路多么坎坷,始终坚信:敌人必败,革命必胜。他们高扬理想和信念的旗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科学地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了多久”的问题。正是有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才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星火很快燎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星空一颗璀璨的恒星和永远的精神路标,它教育、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顽强拼搏,不懈努力。

  创造延安特定符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创造辉煌业绩的黄金时期,只有这样的伟大时代才能产生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我们党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在延安13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是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奋发图存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汲取了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营养,又实现了对民族传统精神的批判和超越,从而升华为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形态,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营造“不断赶考”的西柏坡之风——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都是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过程。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战争转移到和平建设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铿锵有力地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其精髓是实事求是,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两个“务必”(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仅有强大的物质力量而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革命精神是一笔财富,具有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巨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我们要充分运用党史资源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真理,凝聚人心,确保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