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剧本的特点

藏戏剧本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4-07-01


        藏戏,在藏语中称之为“阿姐拉姆”ཨ་ཅེ་ལྷ་མོ意为“仙女阿姐”,演戏的人就叫“拉姆娃”ལྷ་མོ་བ有“舞蹈仙女之人”的意思。它是在藏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歌舞剧。据传,十四世纪时,有一个噶举派བཀའ་བརྒྱུད་པ的僧人,名叫汤东结布ཐང་སྟོང་རྒྱལ་པོ。他见大河上下没有桥梁,人畜过河皆须涉水,往往损失财物,危及性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灾难。为了解除人们的灾难,他决心在河上架桥以利行人往来。为了筹集架桥资金,他邀请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一户叫百纳家的七姐妹,组成歌舞演出团体,到西藏各地演出节目,以此募化建桥资金。演出时,由二人扮演猎人,二人扮演王子,二人扮演仙女,一人击钹伴奏,藏戏便由此而开端。所以汤东结布被认为是藏戏的祖师,为世代藏戏艺人所供奉。

        藏戏的传统剧目除了年久失传的外,目前已知的尚有十多种,其中常演的著名剧目有《文成公主》རྒྱ་བཟའ་ཀོང་ཇོ《囊萨雯波》སྣང་ས་འོད་འབུམ《诺桑王子》ཆོས་རྒྱལ་ནོར་བཟང་《志美更登》དྲི་མེད་ཀུན་ལྡན《卓娃桑姆》འགྲོ་བ་བཟང་མོ།《苏吉尼玛》གཟུགས་ཀྱི་ཉི་མ《顿月顿珠》དོན་ཡོད་དོན་གྲུབ《白玛文巴》པད་མ་འོད་འབར等八大藏戏。
        这些藏戏,历史悠久,古老神奇,形式独特,民族气息强烈,高原特色浓郁,剧目丰富,流派众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体系,放射出藏族文化特有的光辉。内容有表现民族团结、汉藏友谊的、有反映社会现实斗争的、有反映宫廷斗争的、也有宣传宗教观念的。藏戏剧本就其内容来说,各有不同,独具特点,但在艺术手法上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唱体形式
所有藏戏剧本都是说唱体形式,即叙述故事情节时用散文,对话时用诗歌。由于藏戏长期以来都是在广场旷野、或草坪林卡等露天演出,为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绝大多数唱腔高亢宏亮,一般唱段尾腔拖得很长,加上重叠性的同台演员或幕后的帮腔伴唱,更显得气势恢宏、雄劲有力,韵味无穷。
        (二)单线直入的表现手法,情节发展一环扣一环
全剧从头到尾都是围绕剧中主人翁来展开情节,有头有尾,叙述主人翁一生的故事,其它人物都是围绕主人翁来活动。
        (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藏戏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剧情和剧中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的。这些人物的出身和地位虽然大体相同,但都富有个性,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遭遇。在剧本中虽然被冠以菩萨或空行母的身份和化身,但在剧中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丰满的实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浪漫主义色彩
藏戏剧本也吸取了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中常用的浪漫主义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剧情古朴淳厚,沉雄奇崛,瑰丽多姿,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五)比喻丰富、语言朴实
藏戏唱词善于运用民歌比喻形式和民间谚语形式,以此来烘托气氛,接近民众,感动观者,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加上独特的唱腔和舞姿,同作为自然布景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峡谷急流、险滩奔马等高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浑然融为一体。嘉绒•泽嘉荣•泽仁多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