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打穿越时光的鼓点声声

击打穿越时光的鼓点声声

发布时间:2016-08-26
     

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雪拉鼓传承人嘎伦在精益求精的细心的制作雪拉鼓。

  导读:

  鼓距今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鼓乐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发了无数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鼓出现在原始时代,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广泛流传。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还常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被人们广泛应用。而今,雪拉藏鼓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拉萨市尼木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拉萨市西南140公里。尼木县的人文景观别具风采。有宁玛派的早期圣地托噶,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莲花生来藏弘法时期。另有赤松德赞于公元8世纪修建的吉嘎曲德寺,以及古代西藏造桥专家唐东杰布造的尼木铁索桥等,同时也是藏文发明人吞米·桑布扎的故乡。

  初夏,尼木这块意为“麦穗”的宝地已经变得绿油油,我们从贡嘎机场的隧道口驰过,穿过曲水县城后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沿途村落的不少人家都在田间劳作,我们被这一派热情欢快的劳动场面打动,忍不住停车拍照。原本恐怕打扰,没想到尼木的乡亲们对着镜头一点都不扭捏,大大方方,一把草、一朵花都是她们的道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纯真。

  就这样,一路呼吸着雅鲁藏布江的水气,嗅着油菜花的独特香气,听着田间地头的劳动欢歌,我们拐进了尼木县城,寻访雪拉藏鼓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前,要在尼木县寻找手工艺人,还得驱车赶往各乡。现在,尼木县的手工艺人大多集中在县民族手工业园,该园内有集制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工作室,方便人们近距离感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尼木县民族手工业园是集尼木特色藏纸制造、雕刻绘画、尼木藏鼓、经幡印刷及酸奶加工为一体的特色民族手工艺园区,项目实施以来,逐步建立了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了以前尼木县各种手工艺散乱、规模小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传统手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产品产量比原来增加一倍以上。

 

雪拉鼓传承人嘎伦在为人们展示自己精心制作好的雪拉鼓,无法表达内心的喜悦。

  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 

  我们走进民族手工业园区内的藏鼓作坊时,洛桑丹增正在制作一面大鼓。

  39岁的洛桑丹增是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二组的村民,出生藏鼓世家,他制作藏鼓已经10多年了。

  从洛桑丹增祖辈起,便世代制作藏鼓。目前,整个尼木县就他们一家还在制作藏鼓。洛桑丹增制作的是一个直径1.1米的大鼓,他正在用一个小凿子细细地打磨着鼓壁。打磨鼓壁的声音,像极了演出中热巴鼓敲出的欢快节奏。

  洛桑丹增说,制作这样的一个鼓,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售价也就在2000多元。

  “做鼓是个技艺活,要细致,手要稳,眼睛受不了。成天坐着,腰、颈椎都很疼。”洛桑丹增活动了一下颈部,又继续埋头忙碌。

  68岁的嘎伦是洛桑丹增的父亲,他做藏鼓已经40多年了,是藏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嘎伦20多岁就开始学做藏鼓,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家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现在,嘎伦和大儿子洛桑丹增在家做鼓,小儿子则专门负责到各地区跑业务,销售或订制藏鼓。

  鼓是全世界各民族使用比较广泛的击鸣器。中国是鼓的故乡,我国很早便将鼓用于仪式、武乐、军阵中,具有集众、报时、警报、振奋人心之用。《诗经》里有“击鼓其镗,踊跃角兵”的记述;《左传》中有“援捋而鼓”的描述;各代都在朝堂外悬大鼓,臣民有进谏之言或冤抑之情,皆可挝鼓上闻,称为“登闻鼓”。这些记载表明,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藏鼓历史久远,而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

  那为何整个尼木县只有嘎伦一家在制作藏鼓呢?要说嘎伦怎么开始做鼓,还有一段往事。嘎伦说:不是热爱,也不为致富,是因为人民公社时遇文化大革命,自己参加的文艺队的鼓被砸坏,无法进行演出活动,应大家要求自己才仿造被损毁的鼓制作了第一面鼓。“在很多群众看来就算家庭贫困,生活入不敷出,就算做鼓能发家致富,也不愿意通过该技艺致富。因为西藏人特别忌讳将物品套在脖子上,认为这样很不吉利。据说在旧西藏,只有触犯刑律,要被判刑或处以极刑的犯人才在脖子上套东西。在做鼓的鼓身时,为了保证鼓身内外平整,经常会将鼓身套在脖子上修整、清扫残物等。而嘎伦通过不断了解,认为鼓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很有必要传承,于是自己选择坚持,一做就是几十年。

做鼓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是枯燥,需要足够的耐心,制作一面鼓需要2到3天时间 

  我们来到工作室时,嘎伦正在刨鼓架子,他偶尔停下手上的活,吸上一口鼻烟缓解疲乏。嘎伦他们做的鼓材料一般选用的是拉萨本地产的藏青杨。这种木质做出的鼓厚实、质好、耐用。还有一种用柏树制作的鼓,这种鼓质量更好,因为柏树材质密度高。但是,柏树西藏比较少,木材很难买到,需要这种材质做鼓要预订。

  选好木料后,根据鼓的大小,锯成一块块有规格和弧度的木料用来做鼓壁的模具。鼓的大小不一,锯条也有粗细之分。锯好的模具用刨子进行打磨,然后将磨得光滑平整的模具固定在鼓座上,围成鼓身。嘎伦说,做藏鼓麻烦得很,不像做别的什么事,急不来。

  藏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一般一面大鼓需耗时一周以上,其工艺工序为:选材、打磨模具、选皮、蒙鼓皮、定型、制作鼓柄、绘画上漆等几道工序。

  嘎伦正在制作一面鼓,制作一面鼓通常需要2到3天。在他的身边,燃有一炉炭火,火上正在熬制着胶水,这种特制的粘合剂叫做“冰”。“以前,我们是用牛皮熬制成胶。现在用的这种胶水需要高温熔化,熔化了再将模具进行粘贴,等冷了后就粘牢了。”嘎伦说,这是制鼓很重要的一道程序,模具之间不能有一丝丝空隙,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在制鼓的流程中,制皮是最为关键、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环节。鼓面是用韧性极好的牦牛皮做的。选皮要求优质新鲜,外表的牛毛要有光泽、均匀,毛要多而密,内层不可有伤刀。

  制皮这一环节中,鲜牛皮先要经过硝皮、晒干、泡浸、钻孔等严格处理,后用牛皮绳子把牛皮固定在鼓壳上,将牛皮拉力扩张成形,然后再在鼓的边缘粘上胶。“这样做就是让牛皮绷紧,保证鼓的音质。”嘎伦介绍。

  这些程序做完后便做鼓柄。最后一道程序是绘画,即在鼓面上绘上龙或祥云等图案。绘图一般打红色的底色,再用白色、蓝色、黄色或金粉等绘画。图案最终设计和绘制完成后,还要用透明漆刷一遍,这样可以起到对图案的保护作用,而且外观会显得更加靓丽。

  最后经过定形、油漆等工序,整个制作流程才完成,这样的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纯正,堪称一件艺术品。

  尽管嘎伦两代三人做鼓供不应求,且做鼓能帮助群众致富增收,但当地群众仍然不愿通过该技艺发家致富,鼓制作技艺的发展前景仍然堪忧 

  数十年来,嘎伦也说不清自己做了多少面鼓。他们一家制作的鼓热销西藏各地,而今,藏鼓制作技艺又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嘎伦坦言,藏鼓需要依靠手工完成,制作难度大,很辛苦。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钻研、学习这一技艺,限制了藏鼓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他希望传统藏鼓制作技艺得以发扬光大。

  嘎伦的孙子今年18岁了。嘎伦老早就想,只要孙子有这个兴趣,就会教他,这样,藏鼓制作技艺也会得到很好的传承。没想到孙子自学成才,成了在鼓架子上绘制图案的画师。以前,嘎伦家的鼓都要拿去给专门的画师绘图上色,这道工序不便宜。现在,嘎伦家做的鼓都是由孙子来上色,“你别看他年纪小,画得可熟练了,现在的年轻人聪明,学东西快。”嘎伦一说起孙子,既是称赞,又是欢喜。

  因为嘎伦家的鼓结实美观,声音好,全区各地都有人慕名前来买鼓,买过一次就成了回头客。如今,藏鼓多应用于歌舞、藏戏表演和宗教活动中,有好几家艺术团体固定在嘎伦家定制鼓。

  凭借嘎伦家三代人对该技艺的热爱,藏鼓制作技艺在尼木得以发展和传承。如今,尽管嘎伦两代三人做鼓供不应求,且做鼓能帮助群众致富增收,但当地群众仍然不愿通过该技艺发家致富,鼓制作技艺的发展前景仍然堪忧。

  采访过程中,慢速、浑厚而稳定的藏鼓声不时回荡在记者脑中,一如藏文化的深沉、厚重。我们也希望藏鼓制作这门技艺像一曲悠扬绵长的藏歌一样永远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