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的神秘性不能丢掉

藏医药的神秘性不能丢掉

发布时间:2016-09-04

德木· 呼图克图洛桑成来饶结为了政教大业和众生的安康,将这一活动固定下来;1959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藏医院院长强巴赤烈主持于1988 年恢复了这一历史仪轨,距今又过去了20 多年时间。
  为期七天的藏药材修供仪轨每年藏历6 月8 日到15 日进行,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包括火供,佛乐伴奏,合诵《宇妥心要秘诀》等。还有一条内容是修持“耸踏”绳。“耸踏”是一条彩色毛线绳,贯穿法会全场的每一幅药神唐卡和神器并连接到药材库,正是这条经过诵经加持的毛线将《宇妥心要》的力场传达到藏药库里的原料上,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需二十四小时连续值守。
  谈起这个据说能为藏药增加功效的藏药材修供法会,73 岁的丹增平措颇有些自豪。他说藏医药学的发展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藏药的采集、炮制、制作要严格遵守一定的宗教仪轨。丹增平措介绍,按照祖先的惯例,西藏藏医院每年举办一次修供法会,祈愿药物效果灵验。经过这番加持,“(对藏成药)形状、类型(所需要)的效果、庆典仪轨本身的效果和药师念诵的咒语的效果等都能发挥到成药上,这样生产出来的藏药是与众不同的。”
  为什么必须经过加持仪式才能生产藏药呢?这位老藏医认为,同样的药材制成的同样的药品,藏族人更愿意使用经过法会加持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药品被赐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病人们私底下也会交流,说这个药没有加持,那个药是加持过的,是否经过了加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信赖度和公信力完全不一样,经过加持的药病人“信得过,用的放心”。念经加持能使功效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他一再强调,藏医药的这种神秘性不能丢掉。
  公元8 世纪,藏医宇妥· 云丹贡布等人用了10 年的时间,在吸收了原来藏医学著作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古印度、波斯医学,编著成著名的古代藏医巨著《四部医典》( 共56 章,约24 万字),使藏医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1703 年,在摄政王第司· 桑结嘉措主持下,名医、画师们根据《四部医典》的内容,绘制成一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共79 幅),形象地说明了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病因症状、诊断医疗、药物等内容。

丹增平措老人对古老的《四部医典》再熟悉不过,他说当时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的学生必须能背诵整套《四部医典》才能毕业,这一点跟学经僧人区别不大。藏传佛教尊奉的佛和菩萨,其实都是信徒心目中的“药王”。在著名藏医白玛丹增的经典遗著《藏医精要》开篇即有“向随时护佑众生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名即刻能解救病痛的药师璃琉光佛顶礼致敬”的颂辞。
  由此看来,在当今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藏医藏药,也可以说是一门充满宗教色彩的科学。
  丹增平措认为藏传佛教经典中的“内时轮”,实际就是人体内脉息运行的规律。掌握了天人相应、内外结合的修证方法,便对人体生理有了较为完整的科学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于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也便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机制。于是,以慈心待人良方济世的一代代名医应时而生。
  另外,“门珠”加持跟现代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关联。
  心理学中所说心理作用即心理感觉,作用到医疗上大概有这样几种转移方法:情绪转移法,每天保持自己的身心愉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和好朋友或者伴侣说出来;事物转移法,每当自己知道自己心理存在问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要和好朋友出去散散步或者发挥自己的爱好,参加运动和游艺等。还有心情转移法,比如你买了一件衣服,你自己觉得很好看,但是你的朋友认为不好看,说出了这件衣服的种种缺点,你听了以后,心里就觉得这件衣服确实不好看,这就是心理作用对人的影响。
  这正像藏医大师措如· 次朗所说的:“在藏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意味着一切为了病人,助人为乐;医风医德受藏传佛教影响极深。而药——无论中药、西药,还是藏药,都是为病人服务的。有些病,与前生和今世的造化有关,需要念经;但魔鬼本身是不存在的,有些疾病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就需要心理的疗法和精神安慰。”
  大师阐述了他对藏医药与藏传佛教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他曾经明确表示,藏药经过甘露药品加持法(即“门珠”仪轨)后,能增强药品的药效,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治病救人。

p142-n06893-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