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学从公元12世纪至15世纪,产生了以向巴?郎加扎桑为代表的北派藏医药和以苏喀瓦•娘尼多吉为代表的南派藏医药。苏喀瓦•娘尼多吉被称为“南派藏医药”理论创始人,之后经过杰巴泽翁、释迦汪秋、苏喀瓦•洛珠杰布(公元1509-1572年)、五世达赖喇嘛(公元1617-1681年)、达姆•门然巴洛桑曲批(公元1638-?)等一代又一代南派藏医药学家的继承和发展,一直到司都•确吉迥列(公元1700-1774年),南北派藏医药学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南派藏医药”作为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继承、发扬、提高以及丰富藏医药内容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藏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康巴地区包括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州、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玉树州,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德格,藏医药学体系中“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发祥地。从公元1450年更庆寺庙创办的寺庙医疗所,僧侣办医行诊起,德格藏医先后有550年历史。德格藏医药具有五大突出特色:第一,擅长治疗脾胃(消化系统)疾病(藏医称为“培根病”)第二,对高原性风湿病、水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套独特而较完整的治疗方法。第三,配方药味多,一般在20-25味,多达70味,甚达100余味,属大型、特大型方齐,如“甘则九”、“七十味珍珠产”等。第四,擅长使用“清热药物”,治疗温热病。第五,擅长使用“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