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的四川作为

稳中求进的四川作为

发布时间:2017-01-13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16年四川CPI同比上涨1.9%,保持温和上涨,大大低于调控目标。专家认为,主要归因于四川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岁末年初,更多全年数据汇聚。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判断:2016年,四川经济稳中求进。

保持战略定力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这句话让很多与会者感觉沉甸甸的。

“沉”是因为2016年的与众不同:这一年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我省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台阶后的第一年。这一年,在四川经济的发展史上注定会被重重标注。

然而,这一年,四川经济巨轮前行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宏观形势依旧,再看我省发展实际,跃上经济发展3万亿元的台阶,四川经济面临着如何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加速转换的巨大考验。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四川积极作为、迎难而上——

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经济稳增长有力有效——狠抓投资,“项目年”部署扎实推进;密集出台政策,《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四川省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十五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保持转型发展战略定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四川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三去一降一补”大力实施;

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科博会等成功举办,全面创新改革加快推进,获批设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利好不断,经济发展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强力推动,百姓获得感持续增强 ……

这一年,四川经济昂首向前。

行稳方能致远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去年9月,总投资123亿元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建成投产,仅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就比两个“鸟巢”还大,却创造了仅用23个月建成投产的“成都速度”,比规划工期提早一年。

稳投资仅是我省经济稳增长的表现之一。“稳”就是稳增长,稳住增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GDP从一季度同比增长7.4%,到上半年增长7.5%,到前三季度增长7.5%,四川经济平稳运行;工业增加值从前2月的同比增长7.4%开局,到前11月回升至7.9%……多项指标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预期目标的态势平稳运行。“稳”就是稳住市场预期,增强海内外对四川的信心。去年10月,半导体显示“巨头”京东方在川又落“大手笔”。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在绵阳签约,短短2个月后项目开工。这是京东方2016年内在川的第二次增资。全省来看,前11月累计有近3万个新项目开工,平均每天近90个。信心体现在行动上,新项目的大量开工,就是信心的最好印证。“稳”就是稳就业,持续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9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8.9万人,前三季度,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稳”就是稳环境,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市场、政务、法治、生态环境。去年,随着“河道砂石资源费”收费标准降为零,我省提前两年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目标。一系列措施协同发力,预计去年将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0万户,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万家以上。

行稳方能致远,统筹做好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四川坚定作答。

质效明显提升

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加速转换

2016年冬天,15万老年人涌入攀枝花过冬,全国多地体育冬训队到攀枝花训练,让这个曾经产业结构单一、污染严重的城市热闹起来——宾馆、训练基地都几乎客满。

这种转变不是自然发生。为经济新动能腾挪空间,攀枝花关停100多家小矿山、小钢厂,压缩钢铁产能400万吨。

攀枝花是全省经济结构发生诸多积极变化的一个缩影。2016年,四川经济在提升发展质量、增添发展动力活力上都有“进”的成效。

“进”体现在产业结构的积极变化上。去年前三季度,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同期GDP和一、二产业增速。服务业“加速度”增长,使其占比不断增加。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表示,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我省经济正向着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

“进”体现在动力结构上的积极变化。“三驾马车”中,投资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消费的贡献持续提升,预计最终消费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过半。

从产业来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有望超过7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左右;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快速成长……新的发展动能正加速聚集。

“进”体现在要素结构上的积极变化。劳动力、资本、创新等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创新四川的科技“成色”越来越足。“进”体现在区域结构上的积极变化。过去一年,成都在迈上万亿台阶后继续稳定增长,其他市州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势头强劲。刚刚出炉的《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首次立足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对产业园区进行优化布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加可期。

“进”体现在城乡结构上的积极变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四大城市群建设、“百镇建设行动”和“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成效明显,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走过稳中求进的2016年,四川2017年的发展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