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作为安多文化的中心,其“成人礼”,藏语为“བླ་བྲང་སྐྲ་ཕབ།”也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是相对十七岁花季少女而言,这一礼节在她们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按拉卜楞的风俗习惯,所有步入17岁的妙龄少女的长辈均按家庭经济条件来操办这门喜事。拉卜楞藏语称此为“嘉普巴”,意为“落发”,习惯上称为“上头”。仪式开始时“梳头匠”来后不能直接给姑娘梳妆打扮,首先梳头的必须是一个有双老、有丈夫儿女的贤慧妇女。她在姑娘头顶先辫一长小辫,然后开始将姑娘左右两侧的头发分成小股辫成小辫。此时许多妇女前来帮忙,有的给她装束,有的给他谈生活经验,有的向她表示庆贺。整个家庭热闹非凡,增添了姑娘喜日的气氛。不用多大功夫,梳头匠和帮手们可辫完全部头发,并在小辫梢上加黑丝捻成的头绳,然后从额中央分开,拉吊在背面,黑丝线和头发连成一体显得和谐,落落大方。一些列流程完成后,用一条细带将“热瓦”系在姑娘腰部,另将一条大红绸带系在腰间,两头甩吊在“热瓦”两边,这样整个梳妆算全部完成。手饰用金、银、象牙等制成,它的两边分别镶嵌着玉石或珊瑚,它告诫姑娘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耳环用金、银铸成。项链由百十个大小不同的黄色唬拍配红色珊瑚再用质坚的丝线按黄红色交替串连起来。最后姑娘要穿藏袍,这些发饰、衣饰、手锣、耳环、戒指、项链相辉映,色彩和谐、雅致、给人以婀娜多姿,异彩纷呈之美感。这一身服饰一般价值可达几十万。
初三是17岁少女走亲访友的一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时姑娘首先要给自家的“佛堂”磕头拜佛,敬献哈达。然后给父母磕头,献哈达,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太阳刚出山头时姑娘要走访亲友,首先要走的第一家是自家的直亲长辈,然后,按别人邀请的前后顺序走访。走访亲友时专门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陪伴,姑娘所需礼品以及别人送的礼物由小姑娘来带。因走访的第一家是直亲长辈,所以,礼物要在这家交换,到其他人家再不需交换。
拉卜楞人本来重礼节、讲友谊、热情好客,当邀请的姑娘到自家时,他们都伸出双手,全家大小以笑脸相迎,并互祝平安吉祥。事先他们已摆好各种饮食,有奶茶、藏包、手抓羊肉、烩菜、乳酪,还有用大米、酥油、白糖和蕨麻做的蕨麻米饭。临走时亲戚给姑娘送上她17岁上发的礼物。整个走亲访友就在一天内结束。
姑娘收到亲戚朋友的礼物后,家人要在初三这天准备丰盛的食物给予答谢。客人到来之前,家人要把初三那天给姑娘送的礼物全拿出来挂在院内,以此来显示自家的人际关系,礼尚往来,以及亲戚朋友的多少。客人到来时首先要围成圆圈,一袖上举,一袖下施,在一个人的领唱下,大伙随声合唱,翩翩起舞,动作轻柔,优美动人;歌词内容丰富,大都以赞颂、祝愿为主。这项礼仪完后,客人便入座享受主人家准备好的饮食。(注:该片拍摄于正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