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美术>>唐卡

来源:西藏艺术研究 作者:夏吾端智 责编:顿珠曲珍 发布时间:12-22

西藏的尼泊尔绘画风格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摄影:觉果

内容摘要:尼泊尔绘画风格曾经一席卷西藏地区,成为西藏的主要绘画风格之一。其传承年代、发展演变、图像特征、流行区域,与其它绘画风格的关系是西方佛教艺术史研究者长期的关注对象。本文在查阅国外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主要论述的基础上,梳理他们的主要学术成果,分析其主要观点,最后总结国外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尼泊尔绘画风格;国外研究;现状

前言

唐卡是极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诸多风格和画派。11世纪中期,随着阿底峡大师(982-1054年)的进藏,印度绘画风格(Indian Painting Style)传人西藏①。而远在西部阿里地区,仁青桑布译师(958-1055年)从中亚引进了克什米尔绘画风格( Kash-miri Painting Style)②。此外,尼泊尔绘画风格( Nepalese Painting Style)亦传人西藏,并对西藏佛教绘画产生深远影响③。虽然,喜马拉雅山脉从地理上隔离了西藏与尼泊尔,为两地的来往和交流造成诸多不便,但是宗教艺术克服了地理层面的一切障碍,西藏与尼泊尔在宗教和艺术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尼泊尔绘画风格进而得以传人西藏。

根据现有藏文文献,最早提及尼泊尔绘画风格的是16世纪的竹巴噶举派学者白玛噶布(1527-1592年),他在《绘佛概论见喜义理》中指出:“藏地也出现了所谓的尼泊尔绘画风格和印度绘画风格”④。此外,第司·桑结嘉措在《白琉璃除垢》中这样说到,“尼泊尔画师绘制的尼泊尔画风之后出现了绘画大师扎西杰布,他的两位弟子超过了师傅”⑤。这些零星的文献记载无疑佐证尼泊尔绘画风格传人西藏的历史事实,并为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由于西藏后弘期诸多唐卡流失到海外,其崇高的宗教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外学者的青睐和关注。其中,西藏绘画风格是他们长期的研究对象,尼泊尔绘画风格更是如此,学者们以国外收藏的唐卡为出发点,着手研究其题材、色彩、构图、图案、绘制技法等,并探讨其传承年代,总结风格特征。在此对西藏的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国外研究做一番梳理。

一、主要学术成果

(一)著作

俄罗斯学者乔治·罗列赫( GeorgeRoerich)于1928年写了题为《西藏绘画》(Tibetan Paintings)的著作。这是国外第一部专门研究藏传佛教绘画的著述,其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有所涉及。本书成为众多西藏佛教艺术史学者的参考书目之一,为国外唐卡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意大利藏学专家图齐( Giuseppe Tucci)是一位多产的藏学专家,著写了诸多论述,其中不乏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佛教艺术方面的著作。先生于1949年著写的三卷套《西藏画卷》( Tibetan Painted Scrolls)是一部介绍西藏绘画的巨著,书中零散地探讨了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相关问题。该书赢得学界一致好评,使国外学者进一步认识和领会到西藏佛教绘画的艺术魅力、画派风格以及研究价值等。

日本学者真锅俊照(真鍋俊照)写于1979年的著作《唐卡:西藏尼泊尔的佛教绘画》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梳理了其发展源流,分析了图像特征,最后对诸多尼泊尔绘画风格唐卡进行了个案分析。

出版于1984年的巴勒(Pratapaditya Pal)的著作《西藏绘画》( Tibetan Paintings)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藏的不同绘画风格,同时,简单的探讨了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发展历史以及图像特征等。

日本学者田中公明( Tanaka Kimiaki)的日文著作《唐卡的世界——西藏佛教美术入门》出版于2001年,书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的著作《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痕迹》(The Nepalese Legacyin Tibetan Painting)于2010年由鲁宾艺术博物馆(Rubin Museum of Art)出版⑥,此著作是目前为止专门研究西藏的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一部重要书籍,以八个章节依次分析了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基本结构、上师及其空间布局、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研究综述、尼泊尔绘画风格与萨迦教派的关系、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特点、早期尼瓦尔绘画、尼泊尔绘面风格作为西藏普遍的风格、俄尔寺及其尼泊尔风格绘画⑦。

(二)论文

供职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斯蒂文·阔萨克( Steven Kossak)著写了《13-15世纪萨迦派的资助人和尼瓦尔艺术家》(Sakya Patrons andNewari Artists in the 13th-15th Centuries)、《13世纪萨迦派的资助人和尼泊尔艺术家》(SakyaPatrons and Nepalese Artists in Thirteenth-Cen-tury Tibet)等两篇论文,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发展历史以及流行区域等做了简单的梳理。

珍妮·凯西森格(Jane Casey Singer)著写的论文《达隆绘画》( Talung Painting)探讨了达隆寺的历史及其绘画风格,认为达隆寺的绘画属于尼泊尔绘画风格。

海瑟·卡尔梅( Heather Stoddard)于1996年发表的论文《西藏早期绘画,来源和风格》(Early Tibetan Paintings, Sources and Styles)中概括性的梳理了尼泊尔绘画风格传人西藏的年代以及盛行区域等问题。

国外研究成果中探讨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相关著作汇总表

国外研究成果中探讨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相关论文汇总表

二、主要学术观点

(一)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传承年代以及流行区域

艺术史研究中,年代的考证尤为重要。尼泊尔绘画风格何时传人西藏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传承年代的确切考证,有助于勾勒西藏艺术史,对全面系统地研究西藏绘画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解决绘画风格史中的未解难题起到关键作用。

图齐( Giuseppe Tucci)先生在《西藏画卷》( Tibetan Painted Scrolls)中指出,西藏与尼泊尔具有密切关系,尼泊尔是西藏的邻居,西藏与尼泊尔在商业领域的交往很悠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藏族学者陆续奔赴尼泊尔研习梵文。不仅如此,藏族学者赴印度需要途径尼泊尔,并接触了尼泊尔佛像及其绘画风格。这便是此风格传人西藏的途径。

乔治·罗列赫(George Reorich)在其著作《西藏绘画》( Tibetan Paintings)中指出:“13和14世纪,尼泊尔艺术风格达到巅峰,甚至渗透到中原王朝”⑧,他认为13-14世纪是尼泊尔绘画风格的高峰时期。

海瑟·卡尔梅( Heather Stoddard)著写的《西藏早期绘画,来源和凤格》( Early Tibetan Paintings,Sources and Styles)中指出,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形成晚于印度绘画风格,并认为后藏(今日喀则一带)是尼泊尔绘画风格盛行的地区,这是因为两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壤。纽约大都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uem ofArt)的唐卡风格史研究专家斯蒂文·廓萨克先生( Steven Kossak)指出,“尼泊尔风格的绘画于13世纪早期首次在西藏出现,这些绘画作品与萨迦派是有关联的”⑨,他认为尼泊尔风格是13世纪首次出现的。他在《13世纪萨迦派的资助人和尼泊尔艺术家》( Sakya Patronsand Nepalese Artists in Thirteenth-Century Tibet)中将印度绘画风格与尼泊尔绘画风格相互分开,认为14世纪后半叶尼泊尔绘画风格开始代替了印度绘画风格,江孜佛塔中绘制于15世纪前30年的壁画具有尼泊尔绘画风格特征。

约翰·亨廷顿(John Huntington)在对德国学者劳费尔( Laufer)的著作的评论中强调指出,至到15世纪中期尼泊尔绘画风格是后藏的主要绘画风格,尼泊尔艺术家不仅来到西藏,而且绘制了大量壁画和唐卡。

巴勒(Pratapaditya Pal)指出,从尼泊尔绘画风格到勉唐画派的转变始于15世纪中期,17世纪西藏画师开始大面积使用汉族给画中的风景来美化绘画。

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在藏传佛教图像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他著写的《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痕迹》(The Nepalese Legacy in Tibetan Painting)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传人年代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观点。他将该风格在西藏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不同时期:12世纪80年代至14世纪50年代是早期传人时期;14世纪60年到15世纪50年代是鼎盛时期;15世纪60年代至17世纪是晚期阶段。他认为,在尼泊尔绘画风格的早期阶段,印度绘画风格与之并存,成为西藏的两种主要绘画风格,但是其鼎盛阶段印度绘画风格开始消亡。其晚期阶段见证了勉唐、钦孜以及噶赤画派的诞生,此时,尼泊尔绘画风格只有在俄尔寺以及阿里古格等少数地方传承和延续。

金·史密斯先生( Gene Smith)对贡珠云丹嘉措的《知识总汇》的内容做了介绍,他指出,至到15世纪西藏的主要绘画主流是从加德满都引进的绘画风格以及理论经典。

国外学者一致认为,尼泊尔绘画风格于13世纪首次传人西藏,但是其消亡年代方面有几种不同看法: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筹定为15世纪,而图齐(Giuseppe Tucci)和罗列赫( George Roerich)认为至到17世纪该风格仍然存在。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均认为,此风格流行于后藏(即夏鲁寺、江孜寺、俄日寺等),后藏在地里上靠近尼泊尔,这无疑为西藏诸多学者赴尼泊尔研习梵文及佛学理论提供了便利,而他们在尼泊尔期间有机会目睹尼泊尔绘画,进而将其绘画引进到西藏。

(二)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主要特征

尼泊尔绘画风格传人西藏之后,形成了有别于其它画派的风格特征。这也是西方学者的关注对象。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在其著作《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痕迹》(The Nepalese Legacy in Tibetan Painting)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特征作了极为全面的分析,并与之较为相似的印度绘画风格进行对比。他罗列出诸多特点,但是着重强调了四种:一是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唐卡画面是平的,缺乏深度,与汉地风景绘画大有不同;二是随着印度绘画风格的灭亡,该风格于14世纪60年代至15世纪50年代期间登上了西藏画坛的统治地位;三是该风格对华丽而装饰性很强的佛龛情有独钟,在静相神背后绘制了精美的佛龛,这些佛龛一般包括在花瓶上建立的柱子,以及诸多动物的卷起来的尾巴;四是该风格在佛像头光和身光内以及在曼荼罗的背景上绘制花纹。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同时指出,尼泊尔绘画风格与印度绘画风格具有两种共同特征:一是两者的构图基于主尊为中心的对称式;二是在主尊周围将客佛放在棋格式框框内。他承认,从图像的角度讲,尼泊尔绘画风格与印度绘画风格极为接近。

巴勒(Pratapaditya Pal)的《西藏绘画》(Tibetan Paintings)中探讨了尼泊尔绘画风格的五大特征:一是红色为主要色调;二是对称式布局;三是精美的佛龛以及各种动物的卷着的尾巴;四是放于主尊周围的框架内的小型佛像;五是背面的精致的植物纹样。

综上所述:西方艺术史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特征方面基本形成了共识,其特点主要有:主尊突出,位于画面正中央,占据特大比例,在头光和背光之内绘有植物纹样,主尊两侧有大象、摩羯等动物,上面有金翅鸟、毒蛇等。“客佛”绘于棋格式框框内,画面上几乎没有自然风景,呈现对称式构图。画面以红色为基调,同时运用了黄色和橘黄色。此外,大量的上师题材也是该风格的一大特征。

(三)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名称

如上所述,藏文早期历代文献中一贯沿用“尼泊尔绘画风格”,但是部分国外学者却提出别的名称术语,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约翰·亨廷顿(John Huntington)写于1968年的博士论文《西藏绘画的风格及其资源》(The Styles and Stylistic Sources of Tibetan Painting)中将尼泊尔绘画风格称为“萨迦派风格”( Sakya Style),其理由是萨迦派的绘塑艺术均遵循了尼泊尔绘画风格,而且13世纪晚期到14世纪早期萨迦派风格的绘画受到元朝的大力资助。

海瑟教授( Heather Stoddard)的论文《西藏早期绘画:资源与风格-11世纪到14世纪》(Early Tibetan Paintings: Sources and Styles(Eleventh-Fourteenth Centuries,A.D.)中指出,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日喀则与尼泊尔毗邻,尼泊尔绘画风格传人西藏,并流行于日喀则一带。她还认为“这种风格与萨迦派之间具有密切关系”⑩,13世纪中期开始,在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以及13世纪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等大师的辛勤努力下,尼泊尔绘画风格从西藏传播到元朝王室⑪,该风格得到萨迦派的资助和支持,所以以资助者的角度称其为“萨迦派风格”。

巴勒(Pratapaditya Pal)的《西藏绘画》(Tibetan Paintings)中将西藏绘画风格分为噶当风格、萨迦风格、风景派⑫。然而,他所谓的“萨迦派风格”中包含了较小程度的汉地绘画因素⑬。他指出,虽然,现存萨迦派风格早期壁画也具有汉地绘画的某些特点,但是从13世纪到17世纪,在萨迦派风格中尼泊尔绘画因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许多学者提出“萨迦派风格”的名称,但是,大卫·杰克逊(David Jackson)在其著作《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痕迹》( The Nepalese Legacyin Tibetan Painting)申指出,纵观西藏绘画史,便可发现一种宗教教派的绘画不是一律遵循某一绘画风格,即一种宗教教派的绘画是由不同绘画风格组成的,某一绘画风格是不同宗教教派的资助对象。对尼泊尔绘画风格而言,更是如此,该风格不仅得到了萨迦派的支持,而且噶当派和噶举派的绘画也是遵循了尼泊尔绘画风格,所以很难以一种宗教教派命名艺术风格,不同意以“萨迦派绘画风格”替代“尼泊尔绘画风格”。其理由,一是萨迦教派上师不仅资助尼泊尔绘画风格,而且支持印度绘画风格。二是甚至在16世纪中叶,其他宗教教派的资助者委托画师绘制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唐卡。

美国史密斯学院的( Smith College)的玛林瑞( Marlyn Rhie)认为印度绘画风格与尼泊尔绘画风格极为相似,所以并未分开两者,而是以概括性的提出“印一尼风格”。此观点与图齐的看法基本一样。她认为,西藏的绘画风格历史经过两个阶段:一是印—尼绘画(In-do-Nepalese Painting);二是汉一藏绘画( Sino-Tibetan Painting).

日本学者田中公明著写的《唐卡的世界——西藏佛教美术入门》中亦将尼泊尔绘画风格称之为萨迦派风格⑭,其理由是尼泊尔绘画风格受到萨迦教派的鼎力资助。

简言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国外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名称方面持有两种看法。一是图齐、玛林瑞等不再将其分为独立的风格,而是与印度绘画风格一并纳入“印度一尼泊尔绘画风格”体系。二是以大卫·杰克逊( David Jackson)为代表的学者将尼泊尔绘画风格视为独立的风格,但是出现了三种不同名称:尼泊尔绘画风格、萨迦派风格、俄尔寺风格。

(四)尼泊尔绘画风格与其它画派之间的关系

尼泊尔绘画风格在西藏销声匿迹之后,去向哪里,是否被其它画派吸收等问题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根据他们的研究,尼泊尔绘画风格并未对勉唐、钦孜两大画派产生多大影响,但是渗透到遥远的阿里和拉达克地区。大卫·杰克逊(David Jackson)指出,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子在拉达克阿基寺(Alchi)等地可以找到。而这一地区恰恰是古格绘画风格的传承区域。

巴勒(Pratapaditya Pal)同样指出,萨迦派风格(即尼泊尔绘画风格)在15世纪传播到西藏西部地区,并为古格绘画风格(Guge Painting Style)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学者中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横向传播方面只有片言只字的概述,他们认为,由于古格绘画风格受到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在拉达克和阿里地区的绘画中能够找到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因子。然而,对其传人阿里地区的基本历史及其缘由等方面没有进行任何考证。

三、优势与不足之处

唐卡的绘画风格和画派是国外唐卡学界的主要研究对象,相比于国内,国外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研究较为系统和透彻。因此,他们的研究具有一些优势:毋庸置疑,尼泊尔绘画风格是13-15世纪西藏画坛的主要风格,所以西方佛教艺术史学者将其与同时期的印度绘画风格做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鉴别了两者的异同之处;对该风格的传承年代以及图像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较为客观和全面。

相比于国内,国外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的研究较为全面,但是,难免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一是国外学者对尼泊尔绘画风格与齐乌岗画派的关系,乃至与勉唐画派以及钦孜画派的关系方面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尼泊尔绘画风格传人西部阿里地区的途径及其历史背景以及两种绘画风格的比较研究还是一大学术空白,亟待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考证。(作者简介:夏吾端智,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参考文献:

①印度风格,又称“东印度风格”或“印度帕拉风格”,指印度帕拉王朝时期(8-12世纪)形成的东部地区艺术风格。阿底峡大师应邀从印度来到西藏,根据其传记《噶当文集》记载,大师在西藏传法期间,曾委托弟子赴印度超戒寺带回以东印度绘画风格绘制的三幅布画,这些布画成为在西藏作画的印度和本土画师的临摹对象,并逐渐成为后弘初期的主要绘画风格之一。这便是此风格传入西藏的伊始。

②仁青桑布大师是一位著名的后弘期译师,其传记记载,他从中亚邀请了32位画师来到阿里从事佛像绘塑艺术。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这便是克什米尔绘画风格传入西藏的开始。

③尼泊尔是英文单词“Nepal”的音译。

④白玛噶波(图片):《绘佛概论见喜义理》,木刻版,第309页。

⑤第司·桑结嘉措:《白琉璃除垢中的工巧明》[A],根秋登子整理:《藏族工艺学经典汇编务[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藏文),2011年,第643页。扎西杰布是一位杰出的画师,曼唐画派创始人曼拉顿珠和钦则画派创始人钦则钦莫均在其麾下研习绘塑技法和理论,因此,他对西藏佛教绘画做出了卓越贡献。

⑥鲁宾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是全美第一座致力于收藏,展示和保存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尤其是西藏地区艺术的博物馆,于2004年正式开幕,收藏了大量西藏唐卡。

⑦俄尔寺位于日喀则,是萨迦派的寺院,1429年由萨迦寺第21代主持俄尔钦·贡噶桑布创建。在俄尔寺,创作了大量的曼荼罗壁画和俄尔钦·贡噶桑布为主的肖像唐卡。这些绘画作品属于尼泊尔绘画风格。

⑧George Roerich.Tibetan Paintings [M]. New York: Corona Mundl,1925,P13-14.

⑨ Steven M. Kossak.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Early Central Tibetan Painting [A], Steven M. Kossak and Jane Casey Singer. Sacred Visions: Early Paintings From Central Tibet[C],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8,P40.

⑩Heather Stoddard.Early Tibetan Paintings, Sources and Styles[J].Archive8 of Asian Art, Vol. 49 (1996),P40.

⑪阿尼哥是尼泊尔著名艺术家,生于1243年,于1260年应八思巴邀请前来西藏萨迦寺进行绘画创作,之后八思巴将其举荐给忽必烈,并博得后者的爱戴。阿尼哥毕生在大都从事绘塑活动,北京的妙音寺(也称白塔寺)是通过其设计修建的。1306年病卒于大都。

⑫George Roerich.Tibetan Paintings [M].New York: Corona Mundl,1925,P13.

⑬Pratapaditya PaI.Tibetan Paintings [M]. Basel: Ravi Kumar Sotheby Publications ,1984,P62.

⑭田中公明.[M].东京:株式会社山川出版社,2001年,P35.

原刊于西藏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