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旅游业发展史来看,甘南藏区最缺的就是人才和智力的支撑,此番州政府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是想通过‘借智’探索当地旅游业、教育业等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甘南州旅游局局长曹世清8日表示。
当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北师范大学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期间,校地双方重点就成立西北民族旅游发展研究院达成协议。
“‘一人兴,百业旺’是旅游业的发展特点。”曹世清解释,以甘南郎木寺景区为例,游客选择它作为目的地,就可以推动众多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即:用一个人的就业就能带动五个人的就业、用一元人民币直接收入就能带动五元人民币的间接收入。
曹世清介绍,甘南州与西北师范大学已有五年合作史,但此前相对松散的合作并不能满足甘南州旅游业等重要领域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故双方探索签订成立西北民族旅游发展研究院,是想借助高校的“智力”支持、支撑,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发展甘南旅游业的科技指导和动力。
曹世清还透露,甘南州旅游业也将会为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培训和实践基地,双方共赢助推甘南旅游业的发展。协议内容涵盖导游培训、从业人员培训、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最终期望通过专业院校为甘肃旅游业培养专业人才。
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合作服务处处长张继介绍,该处将于6月10日对陇药出产地,如:包括甘南在内的多市州微小企业负责人进行陇药产业政策、种植技术、药品加工、市场营销、企业家管理作详细培训,为期三天,此举便是践行校地合作具体实施的一个举措。
张继还说,学校和甘南还可探索合作的领域包括:中藏药开发、畜牧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保护、民族与宗教研究、文化遗产研究,等等。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说,作为省部共建的师范学校,民族教育是该校重要研究方向。协议签订后,双方还将在民族教师的培养、汉藏双语教师的培养及民族地区项目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民族学生就业率,同时也让教师参与到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