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曼陀罗画是与佛法有关的一种图绘,其中与密法相关的曼陀罗是相当多的。每一本尊都有各自的曼陀罗,所以曼陀罗的总体数量是无数的。今天我要阐述的是与大威德金刚有关的曼陀罗。其主要原因,是在浊世时若能依止大威德金刚为本尊,较依止其他的本尊有五个方面的殊胜之处。哪五个呢?
第一,浊世的众生懈怠心强而智慧心小,不守护三昧耶,不具戒律,邪见大,对上师和善友不恭敬,无有惭愧之心,毁谤佛法并且骄傲心大。因具有萨迦耶见之故,易起慢心而堕入邪见之峡谷,沉醉在欲望之中,因此福报极劣,寿命较短。在鬼魅、起尸、厉鬼、导邪等诸多违缘犹如暴雨纷至的恶劣之时,以大威德金刚为本尊,具此佛慢而修行四座瑜伽者,上述所说的任何异品者皆不能作祟。
第二,大威德手持火炉与肠,分别表意父续密集中所述之光明与幻身。
第三,若单纯父续,手持物不会有“喀杖嘎”。但此中手持有表意为大乐空性的“喀杖嘎”,是来源于母续胜乐的。
第四,上述火炉不仅表父续密集中所述之光明,而且表大威德金刚的智慧更为广大。
第五,至尊文殊是生一切如来之父,欲求成佛之诸补特伽罗需要依靠至尊文殊而证得。此大威德金刚在因时和果时皆有文殊面相之显现,因此依止大威德本尊修行者,将被至尊文殊特别摄受并恩赐智慧等,效力极大。
此为五种殊胜之甚深法。
曼陀罗乃是具有佛法深意的一种图绘,且绝大多数与密法相关,密法当中的诸多深意都以这种图绘的方式来表达。了义的曼陀罗并非是笔绘或沙绘的曼陀罗,而是瑜伽行者自所修行而得的本尊,包括能依的本尊轮和所依的圆满无量宫。在说曼陀罗总义的时候,如果展开广说,名言安立的曼陀罗有:笔绘、沙绘、立体、静虑等曼陀罗。真实的曼陀罗亦有如来智慧显现所成的果时曼陀罗,以及道时的幻身曼陀罗之分。若对这些了义曼陀罗的体性为何,以何因而起,如何修行等进行详细阐述,则含摄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切义理,内容将极为庞大,与这里所述也无甚关联。今天我们所解释的曼陀罗,仅仅是曼陀罗的图绘,并且属于笔绘的曼陀罗。
总之,曼陀罗有很多种,其中的笔绘曼陀罗亦绝不能任依画家之技艺、想象力而随意绘制。整个曼陀罗的图绘,俱有例定之尺寸和例定之的颜色。比如,生起无量宫之基的莲花,中央绿色,花蕊黄色,花瓣白、黄、红、绿四色交替。花瓣的数量有六十四或三十二,大小之量也有规定。莲花的大小,从东边花瓣的尖端到西边花瓣的尖端之间,固定为八十四小分。如是无量宫的墙体厚度为一小分,高度则为十三小分,这是定量的。这里所谓的“小分”,是在画曼陀罗的时候,量长短的一种单位名词。如主尊一尺为小分,四尺就是大分。
从内容上说,笔绘、沙绘、立体曼陀罗等这些都在表达瑜伽行者所修的了义曼陀罗。为了便于介绍瑜伽行者所修的曼陀罗,遂以图绘的途径表达所修诸法。此曼陀罗图绘,不但是其自所表的了义曼陀罗观修者所修的能、所依的本尊曼陀罗,而且以直接和间接等多种方式,表达了义曼陀罗修行者在修了义曼陀罗之前,需要修行的共同道,和正修习了义曼陀罗时所修的不共密法,以及依这些共与不共之道修行所生之果等。
曼陀罗的图绘,特别是彩砂曼陀罗的图绘,在雪域圣地有着严格的绘制法。从近代以来,西方各国都为之震撼。因为沙绘是以铁管里流出的沙子绘制的,能做到如此精美绝伦的地步,令他们感到非常惊讶。更有甚者,单靠手也能够做出同样精妙的沙绘曼陀罗。在过去,西方世界利用这样的彩砂绘图的作法几乎没有,所以彩砂绘制技术是雪域藏地的殊胜财富。
如若把彩砂或笔绘的曼陀罗分为几部,分别有能依的本尊轮、所依的无量宫、守护轮、尸陀林四个部分。并非所有的曼陀罗都有尸陀林,但大威德金刚是有的。
在无量宫内,多以绘制各个本尊的手持来表能依的本尊轮,亦有人直接绘制各本尊的。这就是瑜伽士所修的诸本尊。此修法不同于般若乘的仅于现前修,而是由生起自身本尊来修身扼要的甚深之法。
所依的无量宫主要是为了净除感召不净世界的恶业,并且为成就道果智慧的无量宫而修的。
守护轮是在修行能所依本尊轮时,为了消除内外障缘之故而设。
尸陀林是为了表明修不共的密法之前,必须修行般若乘中所说的,以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见为代表的,一切共同道的修持为前行而陈设的。
在尸陀林中,所陈设的八树等不仅表共同道,也表不共密法的诸多要义。
这里,我将阐述从尸陀林到无量宫的种种图绘所表之义。尸陀林的尸体无有我执,故以尸体表无我(所谓无我或空性的总义,是指无有自在我之义。也就是说假如有不依赖于蕴而执掌蕴之自性成就者,那就叫我。尸陀林的尸体因为没有执我的执掌者,以此而表无我)。
散落的骸骨等表死无常及轮回过患(散落的骸骨等表死无常之义,如《入菩萨行论》中说,“亲往尸林细观察,昔人白骨纵横处;我身可怖亦如是,何时心能泊然住。”散落的骸骨亦表轮回过患,前论中说“仅见久死旧尸骸,若于尸林犹厌舍;摇曳尸骸遍城邑,于此尸林何喜爱。”)
溃烂等相,表修不净观之念(溃烂等相表不净观,是指在修身不净观的时候,应修溃烂相、肿胀相、红肿相等,以境来表达有境)。
八水,表不离菩提心的滋润(水是恒具滋润的,所以修密法者需要恒常以菩提心来调伏粗恶的相续,继以菩提心令相续成熟,引向唯行利他之事)。
水中所住诸龙,表诸般若(龙手所持的如意宝,能满足一切所需,同样以四摄(1)之法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希求)。
诸火,表无我慧之火能焚烧烦恼干柴(火能焚烧垢污,无我慧能焚烧烦恼垢污,此是从作用门中所表)。
诸塔,表三身果位(佛塔乃是如来意所依,以佛塔表如来意的法身,以此报、化身亦能了知)。
诸大成就者,表获得果位的补特伽罗(诸大成就者,表住于不共殊胜成就的补特伽罗)。
尸陀林的这些表义,仅为共同的表义。不共的表义是,诸树表中脉(树表中脉者,不以世间的声明宗规而表,而是犹如本师以不共名言宣说的诸多密法,以诸树表中脉)。
在树根所住的护方神,表下行风;树顶的护田神,表持命风(在基位上,中脉和左脉右脉是不分离的。同样与树不分离而住的方神和田神,就表缠绕中脉的左右脉中所行的下行风和持命风)。
诸山,表执著分别所不能动摇的现证无我慧以及双运(犹如山无有动摇,同样,不能被异品所践踏的现证空性慧以及意胜义光明和身幻身二者双运,此是以同类门中所表)。
在山上的火,表拙火(此是同法门中所表)。
诸云,表红白菩提心(此是色泽门中所表,白云表白菩提心,由此引出红菩提心之表)。
而树等以八为单位,是表上下行而生的八种喜乐(此数量门中所表)。
诸大成就者一心观世尊,表需要一心住于了义世尊空乐无别的智慧等持(此是以外形图绘之名言而表的)。
主尊座下有黑红的风曼陀罗,此表怀诛事业及拙火(此怀诛事业于色泽相同门中所表)。
尸陀林之内有火栏和金刚栏,此二是守护轮。火栏有五色,表五智慧(此以色泽门中所表)。金刚栏与莲花瓣之间有白线圆圈,表明法源外面是白色。花瓣之间的空地为红色,表明法源的里面是红色。法源外面白色,表本性清净之空性(洁白之色无有染污,同样本性清净无有客尘之污垢,此二特点相同)。
内红色,为智慧母之“帕嘎”之形象,表大乐之慧(此为安乐所缘门中所表)。
三角,表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2)之空性(此以数量门中所表)。
下窄上宽,表远离客尘污垢之功德上上增长(此以喻和有喻相同门中所表)。
在法源之中观修无量宫,就如往昔本师金刚持在法源之中生起无量宫,在此中宣说密续。此是表明往昔本师之行迹,是后学徒众之应行。
法源中的莲花座之上,需要生起所依和能依,是表所依和能依皆不被轮回过患所染。
莲花之上的十字金刚杵或交杵,表修身扼要而生的五智(此五股数量门中所表)。
金刚交杵中央观修的无量宫,是表五智显现为所依和能依的曼陀罗形象(此以所依、能依的联系所表)。
金刚交杵之四角和四面,表八解脱(3);二十个金刚股,表已断二十种萨迦耶见(4)的智慧。如为十二股,表已断十二缘起(5)(此等皆以数量门中所表)。
无量宫四方四门,表佛与非佛胜义之上无有差别(在世间,许四方为形象均匀,为特点相同门中所表)。
轮王七宝,表七等觉支(6)。牌坊(或门楼)的双八柱,表八圣道(7)。又牌坊的十六柱,表十六空性(8)。牌坊的十一层级有十二小分,表十二地(9)(此等以数量门中所表)。
胜幢与风帆表从四魔(10)及其习气中获得胜利(此中胜幢是从异品方获得胜利的标志,而诗人把名扬十方喻为风帆,其义是战胜四魔的美名称扬于世间)。
猴表识;伞盖表四无量(11)(奢摩他中以猴表识,同样初学者的识犹如猴子极不稳定,随境而动摇。伞盖能生清凉之乐,同样,四无量能令众生从烦恼的热恼中解脱)。
猴持伞盖,表以四无量令众生之心从轮回的热恼中解救出来。
公母双鹿直视法轮,表以转法轮调伏外道,令其皆来皈敬(此表由佛的美妙法轮之声令生意乐之故,被愚昧所控的众生皆来皈敬,以闻法而得调伏)。
法轮,表四谛三转十二行之正法轮(此表吾等本师初转法轮时,以四谛三转十二行而转法轮)。
四门,分别表四念住(12)、四正断(13)、四神足(14)、信等诸根(15)。
四牌坊(或门楼),表四静虑(16)。
四供蕴台,表健行等持、遍覆虚空等持、无垢等持、师子奋迅等持(此等以数量门中所表)。
四供蕴台上的供养天女,表四无碍解(17)(四无碍解是知种种法的智慧,以喻和有喻相同门中所表)。
种种如意宝鬘,表能满足有情的需求(世间之众宝能满足世间所需,同样以极为稀有的密乘甚深法,能满足殊胜化机之希求)。
风帆和风铃,表为所化宣说正法。
璎珞和半璎珞以及花鬘、拂尘等表诸菩提分。
金刚鬘,表永转金刚乘的法轮(此等以喻和有喻门中所表)。
总之,从尸陀林至无量宫内的所有图绘,表修行密法的所化弟子所修的一切共同道和不共道,此中所说的五智是(1)大圆镜智(2)平等性智(3)妙观察智(4)成所作智(5)法界体性智。
注解:
这些注解主要是来自佛经的原文,故非常可靠,若想详细了解经义,请参阅相关经论。
(1)什么是四摄?
《二万颂般若》中说:是诸菩萨摩诃萨众精勤修学菩萨道时。为欲饶益无量百千诸有情故,以四摄事而摄受之。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
(2)什么是三解脱门?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三解脱门。何等为三。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1.观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脱门。亦名空三摩地。是为第一。
2.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有相。其心安住名无相解脱门。亦名无相三摩地。是为第二。
3.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所愿。其心安住名无愿解脱门。亦名无愿三摩地。是为第三。
(3)什么是八解脱?
《二万颂般若》中说: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菩萨自在等持。于八解脱皆能自在顺逆入出。何等为八。
一者有色观诸色解脱。
二者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
三者净胜解身作证解脱。
四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解脱。
五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解脱。
六者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无所有处解脱。
七者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八者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灭想受定灭想受解脱。
(4)什么是二十种萨迦耶见?
《入中论自释》中说:我非有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
五蕴无我,然萨伽耶见,由四种相执蕴为我,遂成二十种萨伽耶见。
(5)什么是缘起支?
《二万颂般若》中说:复为宣说甚深缘起。谓因此法有彼法生。此法灭时彼法随灭。所谓1.无明缘2.行。行缘3.识。识缘4.名色。名色缘5.六处。六处缘6.触。触缘7.受。受缘8.爱。爱缘9.取。取缘10.有。有缘11.生。生缘12.老死愁叹苦忧恼。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时此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6)什么是七觉支?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七等觉支。云何为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1.念等觉支2.择法等觉支3.精进等觉支4.喜等觉支5.轻安等觉支6.定等觉支7.舍等觉支。
(7)什么是八圣道?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八圣道支。云何为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8)什么是十六空?
《二万颂般若》中说: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处常乐观察。谓乐观察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际空11.散空12.本性空13.自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9)什么是十二地?
《二万颂般若》中说:“1.极喜地于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极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无所有不可得。极喜地中离垢地乃至法云地亦无所有不可得。如是乃至法云地法云地性空故。”在此之上前面加个11.胜解地,后面加个12.普光地就是十二地。
(10)什么是四魔?
《二万颂般若》中说:菩萨摩诃萨不能了知1.蕴魔行相2.死魔行相3.天魔行相4.烦恼魔行相。由此因缘令魔得便。
(11)什么是四无量?
《二万颂般若》中说:何谓菩萨方便善巧。佛言。天王。谓四无量。诸菩萨摩诃萨具1.大慈2.悲3.喜4.舍心故。常能利乐所化有情。是为菩萨方便善巧。
(12)什么是四念住?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四念住。何等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13)什么是四正断?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四正断。云何为四。善现。
1.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一。
2.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永断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二。
3.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三。
4.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忘增广倍修满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四。
(14)什么是四神足?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四神足。云何为四。善现。
1.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一。
2.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二。
3.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三。
4.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四。
(15)什么是信等五根?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五根。云何为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16)什么是四静虑?
《二万颂般若》中说:“初静虑定。或第二静虑定。或第三静虑定。或第四静虑定。”
(17)什么是四无碍解?
《二万颂般若》中说:谓四无碍解。云何为四。一义无碍解。二法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