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服装>>各地服装

发布时间:07-04

康巴藏族服饰的渊源


  藏族服饰对全藏来讲,大体都一致。但各地也有不同的特点,康巴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民族源流和同围边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频繁等原因,表现在服饰上有其鲜明的地区特色。康南、康北、康东和嘉绒的服饰各有其地区特色:

(一)康南服饰特点
  康区南部气候温暖、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河谷农区,这里的服装比较轻便、单薄、讲究色彩鲜艳。女式服装无袖的为多,主要便于从事农活,也体现气候温暖。服装用料大多为自织的毪子、毛料、山羊皮、氆氇、尼子、布料和绸缎。衣领、袖口和襟边一般很少镶高级裘皮,就是镶也是很窄小。镶边用料一般为花格氆氇、布料、缎锦等。康南妇女喜欢带围裙。妇女的耳饰和项饰里缀有带枝杈的珊瑚树和绿松石。得荣、德钦、巴塘的男女胸前都挂呷乌(呷乌为藏语,用铜、银、金打制,并镶有各类珠宝的特制首饰或护身盒),女式呷乌有圆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得荣妇女头饰别具一格:年青妇女头戴银盘,象征头顶十五的月亮。将发疏编成许多细长的辫子,在辫子末端接上特制的约20公分长的二根银丝棒盘系在额前,银棒一头扎有鲜红的丝线飘扬在右额旁,本来美丽健状的得荣姑娘显得更加美丽。
   得荣、巴塘、乡城、德钦、中甸和昌都等沿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地区的藏族居民由土著、吐蕃时期今阿里、江孜、贡布等地吐蕃人和公元15—16世纪云南纳西王斯郎绕登(木氏土司)向康南各地军事扩张时随军的纳西族三大民族构成。因此,这些地区男女服饰的用料、色彩、款式等方面保留着吐蕃服饰的原貌,与今西藏江孜、阿里、日喀则有些地区装束基本一样。得荣、巴塘南部、德钦、中甸一带的藏族服饰明显带有纳西族的特色。
    康区南部得荣的服饰保留着远古藏族白色崇拜的传统:男子身穿的衣领上镶有花格氆氇的白色毪子藏装和白色丝绸或布料灯笼裤。男女身着红白相套的长袖衬衫;妇女穿边角有花须的白色裙子。富有得荣特色的服饰是日徐一带的女装:用山羊皮、花格毪子、氆氇、蓝色布料对称相拼而成的无袖连衣裙。裙领镶有花格氆氇,边角镶有长毛白山羊皮,该裙称“于堆”。其文化内涵是象征当地的土著、吐蕃部落、纳西族合睦相处,融为一人。连衣裙上外系一根镶有铜或银雕花装饰的皮带,皮带两边挂有细小铃铛和荷包,使姑娘变得格外婀娜多姿,神采奕奕;妇女还穿一种黑色毪子做的百褶裙。衣领镶蓝布和花格氆氇。这种百褶裙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吐蕃女装相同。说明它是吐蕃时期的女装在得荣保存了下来。得荣服装还有一个特点:妇女长袍都要开杈,两杈口要镶绣花边或锦缎,配上银扣。衣领要镶黄白二色金丝缎子,有些缎子缀点珍珠,镶饰越宽表示越富有,同时还要配上双银扣。
(二)康北服饰特点
   康北地区较寒冷,大都为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男女服装特点为宽大、厚重、有袖,用料大都为皮毛、自织毪子和绵羊皮。皮衣有光面长袍和外套布料或绸缎面子两种。光面皮衣领襟袖口镶青布。绸缎面子镶羊羔皮、水獭皮和虎豹皮等高级裘皮和锦锻,讲究华丽富贵和潇洒英武。妇女头饰为“珊瑚莲花”,后脑勺挂一串章嘎银币,在背垫上镶金银和海螺等饰物;有些背垫上镶有琥珀、珊瑚和碗口大的雕花金银装饰。康北霍尔五地(指今甘孜、炉霍),有些为蒙古族的后裔,因此,康北服装有蒙古服饰的特色。
(三)康东服饰特点
   康东男女服饰的特点:在用料上大都为布料、尼子、氆氇、毛料和绸缎,皮毛的较少。有袖无袖兼有,讲究色彩高雅,衣领袖口很少镶边。男女衬衣则镶很细的金丝缎边,俗称金边或银边衬衣,配双银扣。
(四)嘉绒服饰特色
   嘉绒地处大渡河流域,男女服装一般为,披衫和长、短袍为多,而且大多绣上花边。用料一般为自织的毪子和布料为主。镶各类裘皮的服装很少。妇女头盖绣花帕巾,外扎五彩丝线发辫,发辫上套有金银、珊瑚等珠串。妇女身披黑白花格毪子外套。妇女长袍两边开杈,杈口和衣边绣花装饰,前后系腰裙。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